回来后,斯语便彻底沉浸在了《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创作之中。
书房的白板上贴满了从考察地带回的速写、笔记和脉络图,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那股来自千年前的黄土气息与铁血争鸣。
他正试图将触摸过的夯土墙的坚硬、聆听过的民间口述的鲜活、以及俯瞰山川地势时感受到的雄浑气魄,悉数熔铸进文字,再现那段制度碰撞、英雄辈出的裂变时代。
连续高强度的心力投入,即便是斯语,也感到精神有些紧绷。
恰在此时,周明轩的电话再次不期而至。
“斯语兄,还在跟你之前说的那些先秦的老祖宗们较劲呢?”
周明轩的声音带着笑意,“出来透透气吧,老闷着脑子也转不动。这次带你去几个真正放松的好地方,保证让你换换脑子。”
若是往常,斯语大概率会婉拒。
但此刻,他清晰地感受到创作进入了一个需要稍作沉淀、汲取新刺激的阶段。
那些来自古老土地的厚重素材,或许需要一些现代、轻快的元素来碰撞,才能产生更奇妙的化学反应。
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便对着电话那头说道:“好。时间,地点。”
电话那头的周明轩似乎愣了一下,随即传来更兴奋的声音,“痛快!那我安排,到时候联系你!”
挂断电话,斯语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
他知道,适当的抽离,有时是为了更深入地潜入。
与周明轩这个圈子的接触,或许能为他正在构建的、充满权力博弈与人性挣扎的《裂变》世界,提供一些来自当代“战场”的、别样的观察视角。
接下来的几天,斯语在周明轩的盛情邀请下,算是短暂地体验了一把帝都顶级二代圈子的休闲生活。
周明轩显然有意将斯语引入自己的社交圈,安排的行程也颇为用心,兼顾了新奇与格调,并未流于普通的声色犬马。
第一夜,周明轩邀请斯语前往的地点,并非那种音乐震耳欲聋、人群拥挤喧闹的时尚夜店。
而是一家隐藏在老使馆区梧桐树荫下的会员制爵士酒吧,名为“回声”。
它的门脸极其低调,若非熟人引领,很容易错过那扇没有任何炫目招牌的深色木门。
推门而入,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
内部是经典的Art de风格,线条利落而富有几何感。
暗色调的名贵木材、泛着温润光泽的黄铜装饰、与恰到好处的柔和灯光,共同营造出一种慵懒而私密的氛围。
空气里,雪茄的淡淡醇香与高级香水的幽雅气息微妙地交织,并不浓烈,只如一层无形的薄纱,增添了几许成熟与奢华的质感。
舞台不算大,一支小型的爵士乐队正在演奏。
钢琴、低音提琴、鼓组,以及一支萨克斯风。
乐手们沉浸其中,奏出的并非激昂的旋律,而是一曲慵懒中带着一丝忧郁的蓝调,像夜色本身在缓缓流淌。
周明轩一行人显然已是常客,熟稔地占据了视野最佳的一处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