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松柏之刚劲,君子之操守,喷薄而出!
不等众人品味,他又猛地转身,看向席间几位略有失意之色的文人,仿佛看到了地球上古那些怀才不遇的迁客骚人,他大步走过去,抓起那人的手腕,目光灼灼地劝慰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豁达的展望,坚定的信念,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让那失意文人浑身一震,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好!好一个长风破浪!”李慕白激动得拍案叫绝,抓起酒坛也狂饮起来。
斯语彻底进入了状态,他时而击节高歌,时而悲声长吟,时而慷慨激昂。
他走到哪里,哪里便是诗的海洋,便是情感的漩涡!
他看到墙角幽兰,便吟:“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李白《古风》)
他望见天际孤雁,便诵:“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他感怀时光流逝,便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一首首或豪放、或沉郁、或清新、或悲慨的千古绝唱,从他口中毫无滞碍地流淌出来。
仿佛这些诗篇本就深藏于他的灵魂深处,今夜只是借着酒神之力,将它们一一唤醒!
在场所有的文人,从沈钧儒、周文渊这样的泰斗,到陈逸风、韩立这样的新锐,再到那些普通的协会成员,全都陷入了彻底的疯狂!
他们跟着斯语一起吟诵,一起举杯,一起痛哭,一起大笑!
什么礼仪规矩,什么长幼尊卑,全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协会的会长、理事、会员,他们只是一群被极致诗歌之美俘虏的信徒,在诗仙的引领下,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的精神狂欢!
“诗仙!此乃真诗仙下凡啊!”一位老名士涕泪交加,对着斯语的方向顶礼膜拜。
“能与诗仙同饮,此生无憾!”赵擎岳吼声如雷,激动得撕开了自己的衣襟。
苏芷柔早已忘却了女儿家的矜持,她脸颊绯红,美眸中异彩连连,跟着众人一起高声吟诵,仿佛要将积压已久的情感全部释放出来。
整个“听松居”彻底沸腾了!
诗声、哭声、笑声、歌声、酒杯碰撞声、桌椅翻倒声……交织成一曲混乱而辉煌的、只属于文人的狂想曲!
这一夜,斯语以一人之力,凭借来自地球的、跨越千年的诗歌积淀,将一场普通的告别宴,变成了一场载入大秦文坛史册的、不朽的诗歌盛宴!
这一夜,他“诗仙”的名头,不再仅仅是私下里的赞叹,而是在所有亲历者心中,被牢牢确立,无可动摇!
这一夜,无数首注定要流传千古的诗篇,首次回荡在这个平行世界的夜空,其光芒,必将照亮后世无数岁月!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喧嚣终于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