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诗会(1 / 2)

随着转发越来越多,这篇帖子火了!

【看哭了!兄弟,加油!我们都在岸边等你!】

【我也是!听了治愈版,感觉黑暗里真的有光了!】

【音乐的力量……有时候真的能超越语言,直击灵魂。】

【谢谢你的分享,也让我更有力量了。】

【斯语这波,我吹爆!这才是音乐应该有的样子!】

无数温暖的留言涌向那个匿名帖子的楼主。

人们在他的故事里,看到了音乐那超越娱乐、直抵生命层面的独特力量。

它无法解决具体的失业或失恋问题,但它能在你最绝望的时候,给你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一个被理解的瞬间,一个看向光明的可能。

斯语和《海底》(治愈版),也因此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一首“好听”或“治愈”的歌,更成为了许多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心中一个象征性的“灯塔”和“援手”。

有媒体将这一事件称为“《海底》拯救事件”,并再次引发了关于艺术的社会责任与疗愈功能的广泛讨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斯语,在顾磊将这件事汇报给他时,只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看向窗外,阳光正好。

他知道,音乐、文学……所有艺术形式,其最本质的价值,或许就在于这一个个微小的、却能照亮某个角落的瞬间。

他做的,不过是恰好点亮了那根火柴。

而真正赋予光明的,是那些在黑暗中,依然愿意抬头寻找的眼睛。

盛夏七月,蝉鸣聒噪,暑气蒸腾。

就在这炎炎夏日,大秦联邦诗词协会发出了一则引人注目的通告——

将于七月中旬,在素有“江南文薮”之称的临安城,举办一场全国性的“乙未盛夏诗会”。

此次诗会规格极高,由总会牵头,联合江南、中原、西北、岭南、巴蜀等五大地方分会共同举办,旨在交流诗艺,切磋才学,弘扬国粹。

而最受瞩目的,无疑是刚刚加入协会便以一首《春江花月夜》震动文坛的斯语,也在受邀之列,并且将作为帝都总会的代表之一出席。

消息传出,文坛内外议论纷纷。

“斯语也去?这下有好戏看了!”

“《春江花月夜》珠玉在前,这次诗会压力不小啊!”

“各地分会都有耆老名宿和新锐才俊,斯语虽惊才绝艳,但毕竟年轻,又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正式的诗会活动……”

“听说这次不仅有诗词比拼,还有对联、即景赋诗等环节,考验的是综合功底和急智。”

网络上,斯语的粉丝们既兴奋又有些担心,毕竟这种传统文人的聚会,与斯语平时展现出的跨界天才形象似乎有些距离。

顾磊将邀请函送到斯语手中时,补充道:“老板,这次诗会算是协会内部比较重要的活动,五大分会都会派出精锐,相互之间……嗯,难免有些较劲的意思。您看……”

斯语扫了一眼邀请函上古雅的印花和地点“临安城·曲苑”,“知道了。安排行程。”

对他而言,这既是履行协会成员的义务,也是一个观察这个平行世界传统文人生态和顶尖诗词水准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