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句戏腔,她唱得游刃有余,韵味十足,既有戏曲的规范与美感,又不失流行歌曲的流畅与情感张力。
她不仅仅是在唱,更像是在用声音“演”,将一个身不由己却又看透世情的“戏偶之魂”,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台下的陈老爷子,在听到这两句直击他毕生职业内核的唱词时,刚刚止住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他用力地点着头,嘴唇哆嗦着,喃喃自语,“懂了……她懂了……写这歌的人也懂了……就是这样……三尺红台,万事如歌吹……就是这样啊……”
而站在后台入口处静静观看的斯语,看着台上光芒四射的秦雪,看着台下激动不已的观众,看着那位泪流满面的老传承人,平静的眼眸中也微微泛起一丝波澜。
他知道,他选对了人,而秦雪,也真正地吃透了这首歌的灵魂。
这两句“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如歌吹”,如同画龙点睛之笔。
不仅将《牵丝戏》的艺术价值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更成为了整场“非遗焕新之夜”最闪耀、最令人难忘的瞬间之一。
它让所有人看到,当流行音乐真正沉下心来,向深厚的传统文化汲取养分时,所能迸发出的、足以撼动人心的强大力量。
当唱到最后那句戏腔点睛之笔:
“风雪依稀秋白发尾,灯火葳蕤揉皱你眼眉。
假如你舍一滴泪,假如老去我能陪。
烟波里成灰,也去得完美!”
整个现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那凄美决绝的意境,那将木偶戏的“牵丝”特性与人间情爱的“纠缠”完美隐喻的歌词,那传统傀儡戏表演与现代音乐、舞台视觉的极致融合……形成了一种摧枯拉朽般的艺术感染力。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整个会场陷入了长达数秒的绝对寂静。
随即,如同火山爆发般,雷鸣般的掌声与抑制不住的惊呼声瞬间席卷了整个艺术中心!
“我的天!这歌!这表演!”
“把木偶戏写成了爱情寓言?问徵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太美了!也太虐了!听得我心都揪起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焕新’啊!不是简单的拼接,是灵魂层面的共鸣与升华!”
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舞台。
秦雪眼含泪光,深深鞠躬。
而舞台一侧,那位操控了一辈子木偶、见惯了台下观众喝彩的陈老爷子,此刻却僵在了他的操作架前。
他怔怔地看着手中那个仿佛还残留着演出余温的木偶,又抬头望向台下那些因为一首歌而对他从事了一生的技艺投来狂热、敬佩目光的年轻脸庞。
浑浊的泪水,毫无预兆地从他布满皱纹的眼角滑落,沿着深刻的沟壑,滴落在他那件洗得发白的传统服饰上。
他身旁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前,低声询问。
陈老爷子却只是用力地摆手,他颤抖着站起身,不顾台上还在进行的流程。
朝着台下的观众,朝着言究堂团队的方向,朝着那看不见的歌曲创作者“问徵”,深深地、近乎匍匐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