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端坐凝神细听的梅若鸿大师,在听到这一句的瞬间,身体猛地前倾,原本平稳放在膝盖上的手骤然握紧!
他那双看尽世情、早已波澜不惊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震惊光芒!
不是以往听到好腔好调时的欣赏,而是一种被某种可能性狠狠击中的、近乎失态的震撼!
紧接着是那段令人拍案叫绝的念白:
“手持丈二枪 北战关外南过江!上山猛虎斗 也能入海捉龙王!”
他语速加快,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完全抓住了京剧念白的神韵。
那股子英雄豪气与节奏感,但在具体咬字上又做了现代化处理,听得人热血沸腾,却毫无理解障碍。
同时,他手中的长枪也随之舞动,或刺、或挑、或扫,将歌词中描述的枪法意境以戏曲化的身段展现出来。
虽不是完整的武戏,却比武戏更富有情感张力和舞台美感。
“此枪路法八十四 一路更比一路强!”
“怀抱琵琶迎门刺 二郎担山肩上扛!”
“宿鸟食尽林中入 玉女穿梭占八方!”
“拨草寻得蛇出洞 怪蟒翻身背后藏!”
“落花满地尘埃染 顺风扯旗意气扬!”
“看我回马枪 hehe~”
念到最后一句,他一个迅捷无比的转身,长枪猛地回刺,正是“回马枪”的精髓所在。
同时口中那两声“hehe”轻笑,带着戏曲丑角的狡黠与自信,画龙点睛!
最后的副歌重复,情感更加饱满炽烈,仿佛要将所有的坚守与牺牲都呐喊出来:
“我愿为你一生守边疆……我英姿那飒爽回马枪,哪怕余生尽失又何妨!”
一曲终了,凌云以一个气宇轩昂的抱枪亮相定格,微微喘息。
额头上已是细密的汗珠,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完成一场酣畅淋漓表演后的兴奋与期待。
整个院落一片寂静。
梅若鸿大师端坐在石凳上,久久没有言语。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那双看尽梨园沧桑的眼睛里,不再是平静无波,而是泛起了激动的泪光,仿佛有星辰在其中闪烁。
他看到了!他真切地看到了!
这不仅仅是是一首歌,这是一种可能性,一条活路!
这首歌里,有传统戏曲的魂——那英雄气概、那家国情怀、那程式化的美感。
又有现代艺术的形——流行的旋律、现代化的语感、更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表达方式。
它们不是生硬的拼接,而是从词、曲、唱、念到做打,全方位的、水乳交融般的结合!
他仿佛看到了京剧,看到了他挚爱了一生的戏曲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姿态,重新走向年轻一代的未来!
“好……好啊!”
良久,梅若鸿才缓缓吐出这两个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重如千钧。
他站起身,走到凌云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好!你们……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