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满分!让对方拿证据啊!拿不出来就是诽谤!”
“言吾大大威武!支持法律维权!”
“这冯骥真是越老越不要脸了!”
粉丝们群情激昂,纷纷为斯语叫好。
原本一些被冯骥迷惑的围观群众,看到言吾如此强硬和有理有据的回应,也开始动摇,转而要求冯骥拿出证据。
面对斯语有理有据的反击和汹涌的舆论压力,冯骥显然有些慌了神。
但他骑虎难下,如果此刻认怂,他将彻底颜面扫地。
于是,他硬着头皮,在几个小时后,又发了一条围博,配了几张照片:
“既然@言吾今天不写书 先生要证据,那就请大家看看!这是老夫早年的一些手稿片段,上面清晰记录了关于‘刀中藏秘’、‘越女剑法’、‘白马西风’等构思!时间远早于其作品发表!
虽然只是草稿,但核心创意已然成型!至于为何未曾发表,乃是老夫自觉不够完善,还需打磨!岂料被人‘借鉴’了去!”
照片上是几页泛黄的稿纸,上面确实用钢笔写了一些零碎的词句和构思。
比如“一对宝刀,藏有大秘密”、“牧羊女,剑法超绝,源自白猿”、“白马,塞外,宝藏传说”等,旁边还有涂改的痕迹,看起来倒真有几分年代感和真实性。
这些模糊的、指向性的词语,确实很容易误导人。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看了,又开始窃窃私语,“好像……还真有点关联?”
“难道是真的?冯老还真有手稿?”
斯语看着这些所谓的“证据”,简直要笑出声。
这也能算证据?几个泛泛的关键词,就能证明抄袭了?时间戳呢?完整的故事脉络呢?人物关系图呢?
他再次登录围博,发出了第二条反击:
【@冯骥 先生,您提供的这些“手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如果我写“一个人,跳崖,没死,得到秘籍”,是不是所有写过类似情节的作者都抄袭了我?】
【如果我写“一个家族,有恩怨,有宝藏”,是不是所有涉及家族恩怨和寻宝的小说都成了我的衍生作品?】
【您这些零碎的、毫无具体情节和人物塑造支撑的‘关键词’,与我的《鸳鸯刀》、《越女剑》、《白马啸西风》在具体故事、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风格上有任何一处实质性相似吗?请您明确指出。】
【另外,您这手稿的‘年代感’营造得不错,但请注意,大秦版权中心拥有全流程电子存证及时间戳服务,我所有作品的完整构思、大纲、乃至每一章的创作过程,均有清晰、不可篡改的电子记录,时间节点明确。您若坚持主张,我们可以当庭比对。】
【24小时已过,您未能提供任何有效证据。既如此,那我们就在法庭上见真章吧。】
发完这条围博,斯语不再多做口舌之争。
他直接联系了云顶苑物业提供的专属管家服务,请他们帮忙推荐了一位在知识产权领域极负盛名的大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