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毫无征兆地撕裂了寂静,他猛地弯下腰,用一方素白绢帕死死捂住口。
剧烈的喘息与压抑的咳声在房中回荡,好一会儿,才渐渐平息下来。
他疲惫不堪地靠回椅背,像是用尽了所有力气,缓缓展开那方绢帕。
雪白绸缎上,赫然染着一抹触目惊心的猩红。
生命的火烛,正在风中加速燃尽。
然而,他眼中并无太多对死亡的恐惧,反而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一种将所有身后事都算计清楚的漠然。
他布下的局,已然启动:卢世荣与桑哥那对野心勃勃的同盟,阿卜杜勒精心编织的金钱与情报蛛网,还有那已安全离开的瀛国公……
这些种子都已撒下,至于它们将来会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是善是恶,是成是败,他已无力,也无意去亲眼见证了。
“呵……”
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轻得像窗外溜走的夜风,在房间里悄然消散。
陈宜中缓缓闭上双眼,不再去看那无边的黑暗,也不再思虑那不可知的未来迷局。
残局已布,执子者,已非我。
此刻,他只想在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由他一手打造,也最终将他囚禁的揽月阁里,偷得这生命中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片刻安宁。
然而,一丝强烈的不甘依旧如毒蛇般啮噬着他的内心。
他恨透了这具不争气的身躯,恨它无法支撑自己南归,无法再见官家最后一面。
他多想亲眼看着官家大婚,见证皇室血脉延续;他甚至……甚至曾痴想过,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官家挥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
当这个念头浮现时,连他自己都觉得荒谬。
谈何容易?
蜀地局面尚未完全打开,刺桐城战火又起,天下大势波谲云诡……这一切,岂是朝夕可成?
官家今年快及冠了,年轻,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前路必然漫长。
“痴人说梦……”
陈宜中对着空寂的房间,喃喃自语。
便是此时,房门被轻轻推开。
阿卜杜勒那肥胖的身影挪了进来,他反手掩上门,将外间的喧嚣彻底隔绝。
他的目光落在椅中那形销骨立、气息奄奄的陈宜中身上。
阿卜杜勒眼底的悲切再难掩饰,几步便来到近前,缓坐在陈宜中身旁的矮凳上。
他将身子前倾,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先生……可有话,要鄙人日后……说给官家听?”
陈宜中假寐的眼皮颤动了几下,费力地睁开。
他扯动嘴角,想露出一个惯常的、带着算计的笑容,最终只化为一抹极其虚弱的弧度。
“呵…掌柜的……”他气息游离,声音细若游丝,“瀛国公一事……多…多谢您帮衬了……”
阿卜杜勒赶忙摆手,肥胖的脸颊因激动而微颤:“先生,跟鄙人说这些客套话做甚?都是为了官家,谈不上帮衬,谈不上!”
“好…好……”陈宜中气虚体弱,连着吐出两个微不可闻的“好”字,仿佛用尽了力气。
他歇了片刻,才又续上断断续续的话语:“只怕…老夫是熬不过…这个春寒了……等老夫走后啊……”
他的话音渐渐飘忽,眼神开始涣散,仿佛看到了……好像看见了那个清瘦、总爱蹙着眉头、一副小大人模样的赵昺;看见那孩子在下定决心前,指尖无意识轻敲案几的小动作……
幻觉如此真切,让他干裂的唇角竟牵起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长辈的慈和。
“阿卜杜勒呐……”他喃喃着,将涣散的目光艰难地聚焦回眼前的色目商人脸上,“老夫若是一去……这大都就托付给您了……”
他喘息着,用尽最后的气力交代:“保定府那边,文山公的家眷,请您务必看护好她们呐……”
阿卜杜勒眼眶泛红,重重点头,连声道:“好、好!先生放心!”
“老夫走了……”陈宜中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不可闻,“这一去,留着骨灰……莫要入葬……待到……待到官家收复失地……再……再把老夫……送回故地……”
他的眼皮越来越沉,最终缓缓阖上。
唇间只余下气若游丝、反复呢喃的两个字,承载着他此生未竟的执念与最后的牵挂:“官家……官家……”
残局已布,执子者非我。
孤臣白发,长望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