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208章 春雨而至

第208章 春雨而至(1 / 2)

夜幕低垂,春雨悄然而至。

淅淅沥沥地雨滴,敲打着成都府的屋瓦街石,洗刷着白日的血火与尘埃。

城内,许多门户家中,却不约而同地,有一股淡淡的青烟从门缝窗隙间袅袅升起,融入潮湿的雨幕。

那不是炊烟,是祭祀的香火。

幸存的蜀中遗民,正在这光复后的第一个夜晚,默默地告慰那些在四十六年前的屠城惨剧中,惨死于蒙古弯刀与烈火之下的先人亡灵。

无声的悲恸与迟来的告慰,在雨夜中静静流淌。

总管府,中堂内。

屋外的雨声连绵,堂内的气氛比较沉闷。

如何处置城内那部分从北地迁徙而来的百姓,已成为摆在赵昺面前最紧迫的政务之一。

此事关乎人心向背,关乎政权的稳定与声誉。

沙仔失踪一事,赵昺除了令僰族同伴加紧打听外,更是派出了心细沉稳的易士英亲自带人在城内查探。

此刻,他强压下对沙仔的担忧,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难题上。

李庭芝打破了沉默,声音沉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官家,依老臣看来,此事不若仿效重庆、嘉定之例。”

“将那些投靠元廷、为虎作伥的官吏、乡绅、地主之财产,尽数抄没归公,均分于民。”

“至于那些被迫迁徙而来的无辜北地百姓,其原有田产宅邸,可暂且维持不变,使其各安生业。”

这个建议老成持重,既打击了附逆者,又避免了波及过广,稳定了基本盘。

一旁的冉平与李宏业闻言,皆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赵昺沉吟片刻,觉得李庭芝所言在理。

但他想得更远,意图更显包容。

“老帅所言自是有理。那些甘心附逆、盘剥百姓的元廷官吏、乡绅地主,断不能饶,其田产资财,自当收缴,用以抚恤伤亡,均分贫苦。”

“然,对于那些确系被迫迁徙、安分守己的北地寻常百姓。”

“朕意,待遇当与蜀中旧民一视同仁。新政所行之均田、供销、同济等策,亦当惠及其身。”

他目光平静扫过众人,继续阐述:“川西一旦平定,连同已光复的川东、川南等地,商路也需恢复营生,不能闭塞不通。”

“只要那些商贾往日未曾依附元廷作恶,循规经营,其家财便不必收缴,正当营生更应予以保护,方能活跃市井,流通货物。”

“至于川北一地,毗邻秦陇元军,局势未稳。眼下春耕在即,首要之务是休养生息,稳定民生,巩固根基。”

“兵戈之事,可暂缓图之。”

赵昺的安排,既坚持了原则,又展现了怀柔,考虑更为周全。

众人听罢,皆觉妥当,并无异议。

恰在此时,堂外传来脚步声,易士英披着一身水汽,快步走入。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禀报道:“官家,有消息了。据总管府外那家面摊的店主所言,他曾见到一名僰族汉子,尾随一辆马车而去。”

马车?赵昺眼神一凝。

易士英补充道:“已核验过,那马车正是刘延寿与立智理威离去时所乘。”

如此一来,沙仔的去向便清晰了。

他定是发现了那二人的行踪,暗中跟了上去,结合北城门残留守军含糊的口供,立智理威的目的地不言而喻——利州方向!

李宏业闻言,立刻主动请缨:“官家,末将愿率轻骑,即刻出发,定将那二人擒回!”

赵昺却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不必急于一时。他们离去不过半日,此刻大雨滂沱,道路泥泞难行,他们必然也困在某处避雨,行进不快。”

知道沙仔大概率是安全的,并且是主动追踪而非遭遇不测,赵昺悬着的心放下大半。

随后,他冷静地分析:“夜色深沉,大雨阻路,我军亦不熟悉路径,贸然追击,恐生变故。待明日天明,雨势稍歇,再派精干人马循迹追索不迟。”

众人领命。

尽管逆贼在逃,但沙仔的线索也算一个好消息。

雨,依旧在下,冲刷着这座刚刚经历巨变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