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187章 陇西暗流

第187章 陇西暗流(1 / 2)

汪家的真实底蕴与掌控力,也儿吉尼随着李庭望北上陇西,算是切身体会到了皮毛。

初至巩昌,一股无形却厚重的压抑感便扑面而来。

都元帅府邸,昔日乃是汪氏家族的私邸,如今虽名义上让予李庭望居住并在此处理军政事务。

但府中上下官吏,从掌书记到知印,从值堂官到门吏,十有七八竟都姓汪,或是与汪家姻亲关联紧密之人。

在也儿吉尼看来,这哪里是让位?分明是汪家将李家当作了必须置于眼皮子底下严加看管的附庸。

自李庭望入主此府处理政务以来,也儿吉尼冷眼旁观,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处处受制的窘境。

批阅文书,需看汪家籍官吏的脸色;调拨钱粮,流程往往卡在关键节点。若非李家本身在陇西也算根基深厚的大族,恐怕连眼下这表面上的客套都难以维持。

这种客套,也仅仅是表面文章。

毕竟,李庭望不是他那威名赫赫、能让汪家也忌惮三分的兄长李庭芝。

汪家对待他,更像是对待一个需要安抚、但绝不容其真正掌权的傀儡。

当李庭望试图将自己的一些子侄或李氏亲信安插进诸如粮秣转运、军械库管等要害部门时,所遇阻力之大,远超想象,几乎寸步难行。

“爹!汪家这是把咱当啥了?呼来喝去的奴仆吗?还是他们汪家一条只会摇尾巴的看门狗?”

李庭望的长子李宏远怒气冲冲地闯入书房,这般脾性倒是遗传了其父几分混不吝的急躁。

李庭望看着儿子,无奈地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感到憋屈?本以为归来接任都元帅,是光大门楣、一展抱负的良机。

可现实的冰冷,正如兄长李庭芝临别时那隐晦的提醒——忽必烈将此职扔给他,其目的就是在汪、李这两大陇西汉姓世侯之间埋下钉子,行制衡之道,也绝非要让李家独掌大权之意。

细数巩昌路治下的五府二十七州,各处的达鲁花赤、知府、同知、乃至掌管刑名钱谷的经吏、都事等关键职位。

早已被汪氏族人及其姻亲故旧盘根错节地占据。

除了李家世代经营、根基牢固的那两府五州之地,汪家尚看在往日情分和实际掌控难度上未曾强行渗透。

其余广袤区域,他李庭望的政令根本出不了这都元帅府。

儿子所言,虽是气话,却戳中了痛处。

可眼见这小子年过而立,还是如此毛躁,口无遮拦,让李庭望又是恼火又是头疼。

府邸之内,定是还有汪家的耳目之人,如此言论若传出去,岂非授人以柄?

思及此,李庭望猛地一拍案几,怒目圆睁,厉声喝斥道:

“放肆!你这混账东西,把你老子、把李家当成了什么?”

“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也敢出口,今日若是你大伯在此,看他不打断你的腿!”

一听提到那位威严深重、治家极严的大伯李庭芝。

李宏远缩了缩脖子,气焰矮了半截,但仍有些不甘地低声嘟囔:“爹,儿子……儿子这也不是瞎说。”

“您看您都上任这么久了,可底下那些官吏,有几个是真心卖您面子的?不都还是看汪家的眼色行事……”

也儿吉尼静立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也看出这位李宏远估计是在汪家人那边吃了瘪,这才跑来诉苦。

李庭望余怒未消,顾虑到身旁所站之人,有些话只能回老宅再好好教训自己这不成器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