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160章 北望西进

第160章 北望西进(2 / 2)

赵昺不再用那些沉重的历史包袱去“吓唬”这位外表柔美、内心却自有丘壑的姑娘,语气转为一种带着疲惫的轻柔。

“文姑娘,朕所虑者,并非惧与北地那些汉人世候在沙场兵戈相见。”

“汉人相残,血流成河,终究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他的目光变得幽远,好似看到了更北方那片广袤而沉沦的土地。

“朕真正忧心的是……长此以往,那些手握权柄的北地汉侯,与石敬瑭之流何异?”

“他们眼中无国无家,更无天下黎庶,只知盘算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得失利弊,沉迷于眼前权位富贵。若天下权柄皆落于此辈之手……”

“届时,真正受苦受难的,还是他们治下那千千万万的北地汉人百姓啊……”

言及此处,赵昺的思绪似乎飘回了那段从大都南下的旅程,思忆起那群淳朴、善良的红巾军后人。

“朕自大都行来,途经太行一带,所见何处不是匪患丛生?”

“你可知道,那连绵群山深处,究竟藏了多少不堪蒙古人奴役、只能落草苟活的汉家儿女。”

他将目光拉回,落在文柳娘脸上,带着蜀地现状的沉重:

“而今蜀地情形,你也亲眼所见。偌大川蜀,被鞑子铁蹄反复蹂躏,屠城灭寨,至今仍能薪火不灭,已是奇迹。”

他的眼神逐渐凝聚起不是好战的狂热,而是一种近乎无奈的决绝。

“与那些北地汉侯打,朕不怕。但朕要打,不仅仅是为了征服,更是要打醒他们!”

“要让他们明白,胡虏世代生于马背,长于射猎,他们那套法子,如何能真正治理好以农耕为本、诗书传家的亿兆汉民?”

“要让他们看清,他们如今效忠的那位大汗,即便仿效汉制,也不过是徒具其表的四不像!”

“其骨子里依旧是一味穷兵黩武,何曾真正怜惜过百姓疾苦?若任由这般下去,神州沃土,非但不能重现生机,只怕……要彻底万劫不复了!”

文柳娘静静地听着,她能感受到话语背后如山般的重量,那已远超了简单的王朝兴替,而是对一个文明能否延续的深切叩问。

她依旧没有回答,只是那紧蹙的眉心和微微握紧的手,显露了她内心同样不平静的波澜。

将心中积郁的关于北地、关于历史、关于民生的沉重思绪尽数倾吐之后,赵昺似乎轻松了些许。

不再沉浸于慨叹,他转向一直静默倾听的文柳娘,语气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决断。

“文姑娘,前路艰险,空谈无益。”

“朕,已有下一步的打算。”

他起身,走到悬挂在厢房一侧那幅虽简陋却勾勒出川蜀山川大势的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向一个位置——那是两江汇流之处。

“朕欲兴兵,直取重庆府。”

他的指尖沿着那代表长江的曲线向上滑动,声音沉稳而有力。

“此地,乃长江上游之锁钥,控扼夔门,俯瞰荆楚。”

“元廷在蜀地赖以维系、调动兵马粮秣的沿江防线,其重点便在于此。”

他的手指重重地在“重庆”二字上一点,“拿下重庆,便等于扼住了元廷经由水路增援蜀地的咽喉!届时,逆流而上的元军战船,将再无可能轻易闯入蜀地腹心。”

他转过身,看向文柳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陆路崎岖险阻,朕从不惧与元廷在群山万壑间周旋、决战。”

“但若始终有一条水路如芒在背,让其兵源、补给能源源不断输入,则我军必陷于被动,永无宁日。”

“唯有彻底斩断这条水路命脉,朕才能心无旁骛,全力经略蜀中,一步步,一城城,将鞑虏的势力,从这片土地上连根拔起。”

赵昺的话语在室内回荡,不再是忧国忧民的感叹,而是金戈铁马的序曲。

夺取重庆,控制长江上游。

文柳娘凝视着堪舆图上那个被少年官家重点标注的位置。

她轻轻颔首,虽未言语,但眼神已然表明,她理解了这步棋背后所承载的重量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