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36章 改道南下

第36章 改道南下(2 / 2)

“比起这些久居胡夷统治、竟以‘蛮夷’称他族的北地汉人士族之流,闽越义士敢举反元复宋之旗,不认元廷所谓华夏正统。”

“此等气节,尔等又有何怯?”

“闽越山区地势复杂,元军骑兵难以施展,又有何惧其兴兵来犯之威?!”

听着官家有理有据的剖析,文天祥一时语塞。

赵昺目光沉毅,继续说道:“文公,蒙古灭金之后,北地人口十不存五,至今未能恢复元气。”

“他们掳汉民北上为奴、充役屯田,视之如牲口,这般罪行,历历在目。”

窗外雨声渐急,却压不住此刻赵昺胸膛翻涌的怒气。

他语气愈沉,声声如铁:“而今天下汉人杀人数命相抵,蒙古人杀汉人却只罚银充军。晚一日推翻胡虏暴政,天下苍生便多受一日的苦难,吾心难安。”

“蒙古贼子更推行‘穷极江南,富夸塞北’此等乱政之举,北地资财尽输蒙古贵戚封地,汉民徭役沉重,实乃命如草芥。”

“你看眼下凤翔此地,所谓盐马古道,繁华是蒙古色目权贵,与北地汉人士族地主之流。”

“大多数的汉民百姓唯余是‘苦不堪盐’!”

赵昺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不能在犹豫了!”

“川蜀险固,元军一时难破。而闽地义军多为山民,不谙战阵凶险,正需尔等驰援。”

文天祥望着眼前这位目光决绝的少年官家,忽然明白,他那素日沉稳的步伐之下,藏着一颗不逊于任何人的收复山河之心。

他心知再劝无益,遂肃容应道:“文某,但凭公子驱使!”

略一沉吟,文天祥续道:“若论闽越之地有如此号召力者,恐怕唯有陈吊眼。”

“哦?”赵昺眼中一亮,追问道:“文公识得此人?”

文天祥挪动身躯,贴近几分,俯身低语道:“此人本名陈大举,乃畲汉混血,人称陈吊王。”

“当年臣在赣南举义,他曾率众来投,后因元军增援不得已退守闽南。”

“此人还曾助张枢密(张世杰)围攻降元宋将蒲寿庚所据的刺桐城,可惜三月不克,但也成功拖住元军南侵步伐,让官家行在得已撤至潮州一带避难。”

赵昺听罢面露喜色,未料到陈吊眼此人昔年还曾协助流亡南宋朝廷,行如此诸多事宜。

不过他仍谨慎问道:“此人性情如何?因何聚众起事?”

文天祥沉吟道:“昔年他提出‘穷苦人同命运,畲汉一家亲’的口号,打破畲汉之隔,联合漳、汀、潮诸州民众。”

“聚集于闽粤山区,并多处设寨,倚仗地势与元军游击周旋,经营出‘内可出、外不可入’的防御体系。”

“其鼎盛时麾下数万之众……只可惜臣兵败被俘,此后便不知其详。”

畲汉一家亲,这五个字震得赵昺心神激荡。

民族平等,侠之大者。

此人胸怀,非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