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藏锋(2 / 2)

“作为回报,这些船只,名义上归属他们家族商号!航行时,只悬挂他们的家族旗号或本地认可的商旗!对外,这就是他们的船队!”

“航线由我们共同规划,货物由我们总会协调提供。利润…五五分成!他们无需投入一文钱造船,只需出个名号,提供一些本地港口的人脉便利,便可坐享其成!”

“此计之要,在于藏与融!藏起咱们的力量和意图,融入到本地海商的船队之中。蒲寿庚的爪牙再凶,元廷的水师再横,也不敢毫无理由地袭击挂着本地豪商旗号、进行合法贸易的船只!这是其一。”

“至于其二嘛?” 赵昺眼中闪烁着洞悉历史的光芒,“薄家的买卖,根基在刺桐城,命脉在垄断通往中原的航线。但元廷…尤其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忽必烈大汗,他老人家对海禁的态度,可是反复无常得很!”

赵昺的语气带着一丝冷峭的嘲讽:“元廷为了防备沿海反抗,也为了垄断暴利,动不动就心血来潮下达海禁令!”

“这一禁,可就是数年,片帆不得下海!可元廷打仗、修宫殿、赏赐宗王,哪样不要钱?国库空虚时,又不得不重新开海…如此反复折腾,最受伤的是谁?”

“正是蒲寿庚这等依靠稳定海贸生存的大海商!” 陈老倌立刻反应过来,“海禁一来,他的船队就得趴窝,巨额投入血本无归!开海之后,元气又未必能立刻恢复!”

“正是此理!” 赵昺点头,继续分析道:“咱们借本地豪商之壳下海,船队规模小,目标分散,更贴近南洋本地需求。”

“等到元廷开始海禁,主要针对的是大规模远洋贸易,尤其是通往中原的航线。对咱们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可以利用禁令期间,蒲家船队受限的空档,悄悄巩固我们在南洋近海和通往周边小国的航线!这叫‘避其锋芒,积攒实力’。”

“待到元廷反复无常的海禁政策,将蒲家折腾得元气大伤,风雨飘摇之际。”

赵昺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便是咱们这看似不起眼、却已深深融入南洋海贸网络的力量,伺机而动,或取而代之,或…迫使他不得不寻求与咱们合作的时候!到了那时,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中了!”

陈老倌听得心服口服,眼中精光闪烁!此计可谓老谋深算,一石数鸟!

公子此计谋,在安全上规避了直接的政治和军事风险,同时隐蔽的成功将己方力量隐藏于本地势力之后。

前期虽承担造船费用,但无需直接管理庞大船队风险,且利润共享,又能立足当下,利用南洋近海贸易站稳脚跟。

更是深谋远计到以后,准确预判并利用元廷海禁政策对蒲家的打击,为最终争夺海权埋下伏笔!

“妙!妙极!” 陈老倌抚掌赞叹,“昀哥儿此计,深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精髓!更是算准了元廷反复无常的脾性和蒲贼的软肋!老倌即刻去办!定寻几家可靠且有实力的本地豪商,把这借壳下海之事办妥!让咱们的船,悄无声息地,先在这南洋的海面上…漂起来!”

赵昺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的大海。

薄家的巨舰横亘在前,元廷的刀锋悬于头顶,但他已找到了那条隐秘而坚实的航道。

蚕食的序幕,即将在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海域,悄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