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肝肠断,相思离别苦。甘渠眼睛一眨不眨,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和舞蹈之中,简直看呆了。
范忠看着甘渠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轻声问道:“甘将军感觉如何?”
甘渠这才回过神来,正色说道:“不妥,不妥,此乃征战杀伐之地,此曲太过儿女私情,恐有动摇军心之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觉,意识到自己差点被这温柔乡所迷惑。
玉婵连忙起身,福身说道:“玉婵告罪,那就为甘将军弹奏一曲描写秦国战争的曲子《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玉婵的歌声低沉有力,如泣如诉,仿佛万千秦兵披盔戴甲,手持戈矛奔赴战场,铁骑突出,刀枪齐鸣。
该曲的意思是,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外衣。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出兵打仗,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该曲开头都以“岂曰无衣”起兴,采取反问方式,以增强感染力,强调即使面临物资匮乏的困境,将士们依然坚定地表示“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展现出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对敌的决心。
这种表达不仅强调了战友情深,更反映了秦人的尚武精神,该曲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反复吟唱,层层递进,抒写秦国将士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磨刀擦枪,舞戈挥戟,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增强了歌曲的音乐美,在情感上更是层层推进,回味悠长,使人深切感受那种激昂悲壮的气氛。
琵琶声缓慢激越,铿锵有力,忽而如大河奔流,汹涌澎湃;忽而似水泉凝结,寂静无声。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甘渠暗暗心惊,秦国何以如此强大、坚不可摧,从这首战歌中,他深深感受到秦国将士激昂慷慨、同仇敌忾、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
范忠问道:“甘将军,这一曲如何?”范忠连问两遍,甘渠才回过神来,连声说道:“范司马,本将受教了。”
范忠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接着说道:“我王派在下为全权代表,若甘将军没有异议,秦晋两国议和之事是否就可以定下来了?”
甘渠皱了皱眉头,认真地说道:“此事本将军做不了主,还需主公亲自定夺。”
范忠微微点头,说道:“在下也深感此事关系重大,议和之事还请甘将军多从中斡旋。”
甘渠思索了一下,说道:“明天我回去一趟,期间不可再生战事,你们静待佳音吧。”
范忠连忙拱手说道:“全凭将军成全。”他心中暗自得意,这第一步计划似乎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看这甘渠能否在晋国主公面前说上几句好话,从而离间大荔戎与晋国的关系,为秦国谋取更大的利益。而甘渠此时还未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范忠精心设计的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