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羌海情缘 > 第17章 岂曰无衣

第17章 岂曰无衣(1 / 2)

“难道贵国想杀掉祝将军?甘渠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范忠回说道:“非也,秦国历来讲求一个义字,有恩必谢、有仇必报,甘将军应该能从秦穆公淆谷封尸的气概中可见一斑。况且,甘将军也不是白帮,我王必定重重感谢。”说罢,范忠双手一拍,发出清脆的“啪,啪”声。

只见两名侍从小心翼翼抬进来两箱珠宝,箱子的木质纹理细腻,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箱子打开后,里面的珠宝璀璨夺目,珍珠圆润饱满,宝石鲜艳欲滴,令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五名亭亭玉立、风摆杨柳的美女莲步轻移,缓缓走进营帐。

甘渠抬眼望去,但见这几人身着白裙,裙边逐渐呈现绿色,仿佛是春天里初绽的嫩叶,裙边镶着红线,犹如灵动的火苗,洁白无瑕的裙子上,红袖添香,更添几分妩媚。

为首一女发髻高耸,乌黑的云鬓上插着一根白玉簪子,簪子上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红宝石,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她手持琵琶,眉眼盈盈,顾盼生姿,宛如仙子下凡。

甘渠面色一正,严肃地说:“珠宝本将军不稀罕,将全数献于主公,美女还请范司马领回。”

范忠连忙笑着说道:“甘将军千万别误会,长夜漫漫,军旅寂寥,我王特让在下进献五名才艺双绝之美女,以解甘将军烦忧。玉婵,请为甘将军弹奏一曲。”

“让甘将军见笑了。”玉婵轻启朱唇,声音宛如黄莺啼鸣,清脆悦耳,她微微福身,接着说道:“奴婢为甘将军弹奏一曲《桃夭》。”

随即,玉婵姑娘手捧琵琶,玉指轻挑,“咚。”一声琴弦轻响,颤颤悠悠,仿佛是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回韵悠长,余音渺渺,仿佛在营帐中回荡着无尽的情思。

“咚,咚,咚……”玉婵先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几声,尚未形成曲调,但却隐含万种风情,她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舞动,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随后她轻拢慢捻,莺莺燕燕地吟唱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这是一首新娘出嫁曲,以满树桃花为起兴,比喻少女的美丽,象小桃树一样花枝招展,散发着青春气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鲜艳盛开的桃花来比喻年轻女子的美丽和健康,桃花以其娇艳的颜色和繁茂的姿态,成为青春和生命的象征。

在这里,桃花不仅代表女子的外貌美,更是其内在生命力的体现,灼灼其华的桃花如火如荼,象征着女子的青春活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则表达了人们对新婚女子的祝福,女子出嫁一般被视为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是其走向新生活的开始。“宜其室家”意味着这位女子将带给她的新家庭和谐与美满,体现了人们对婚姻生活的重视以及对家庭幸福的追求。

而“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祝福的内涵。那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生育众多儿女,带来家庭的兴旺与繁荣。

琴声如泣如诉,亦喜亦悲,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忽而如行云流水,轻盈流畅;忽而像花间鸟鸣,欢快活泼;忽而又像溪水叮咚作响,清脆悦耳,歌声欢快简洁,令人赏心悦目。

随着玉婵姑娘的吟唱,其余四名绿衣女子随着旋律的进行,跳起优美的舞蹈。她们婀娜多姿,千娇百媚,轻歌曼舞,犹如出水芙蓉,在营帐中翩翩起舞,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