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八年,秦穆公率军大举攻晋,秦晋两国军队在韩原交战,晋军兵败,晋惠公被俘。战后,秦穆公送回晋惠公,晋惠公献出黄河以西的土地,使秦国的地盘向东扩展到黄河以东。”
“周襄王二十年,在城濮之战中,晋国联合秦、齐、宋等国,在卫国城濮大败楚国及其盟国,成就晋文公的中原霸主地位,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秦国更感受到晋国的巨大威胁。”
“及至周襄王二十四年,秦穆公出兵伐郑,由于劳师远征,再加上走露消息,秦军只得退兵,在回师的路上,顺便灭了晋国的属国滑国,把滑国掳掠一空。”
“晋国知此消息后,与姜戎联军在崤山设伏,一举击败秦军,秦军全军覆没,晋国大获全胜。”
“崤山之战使秦国遭受重大损失,秦军主力被歼,东出战略受挫,秦穆公不得不转向西扩,秦昭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对我们大荔戎国虎视眈眈,大有一口并吞之势。”
“四年后,经过充分准备,秦穆公率军伐晋,秦军渡过黄河,烧毁渡船,表示如不获胜决不生还的决心。消息传至晋国,朝野一片惊慌,晋军不敢迎战,秦军一直打到崤山,把暴尸荒野的秦人尸骨收集起来厚葬,然后班师回秦,这一战叫秦穆公殽谷封尸。”
“秦穆公前后两次率军经过我国,在我们先祖的周旋下,大荔戎得以保全。此战后,秦国及时调整战略,主动释放楚国被俘将士以孤立晋国。”
“看来秦穆公有雄才大略,是他开启了秦国崛起之路。”子荔有些羡慕的说。
“不仅如此,他还采用由余的计谋,成功收服北方十二个戎国,开辟千里疆域,周襄王为了表彰秦穆公的功绩,赏赐金鼓,正式确认他作为西方诸侯的霸主地位。
“以前我们一直与强晋结盟,共同抵御秦国,但我国与晋国结盟,处于与秦对峙的最前沿,逐渐成为秦国东扩的拦路石,因此秦国必欲灭大荔戎国而后快。”
“那我们就与秦国血战到底。”
“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为了保护我们的族人,每一名大荔戎的男人都会宁死不屈。但客观上来说,我们大荔戎地不过六千,人不过两万,如何能够抵御强秦的虎狼之师?”
“那我们何不与秦国结盟,反过来抑晋?”
“这个问题父王也想过,但秦国与我国有血海深仇,如果与秦国结盟,就是认贼作父,大荔族人决不答应,同时又势必惹恼晋国,到时候大荔戎很快就会亡于晋国之手。
“况且如果我们向秦国俯首称臣,大荔戎国百姓就会沦为秦国的奴隶,而且这里会成为秦国攻打晋国的前沿阵地,首先遭殃的还是我们大荔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