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血浸孤城(2 / 2)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又从天黑厮杀到天亮。

清军的攻势一波猛过一波,仿佛永无止境。守军的数量在急剧减少,箭矢、滚木礌石渐渐耗尽,连拆毁房屋得来的砖石也快用完了。

第三天下午,在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清军终于在一处被火炮彻底轰塌的缺口处,站稳了脚跟,越来越多的镶红旗、镶蓝旗甲兵如同嗜血的蚂蚁,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头,并向两侧扩张。

城墙,失守了!

“城破了!城破了!”绝望的呼喊在城内蔓延,这声音里带着无尽的疲惫和最终的幻灭。

但战斗并未结束,反而进入了更加残酷的阶段——巷战。

退入城内的守军和部分自发参战的百姓,依托着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每一个巷口,与清军展开了逐寸土地的争夺。

他们没有退路,身后即是沦陷的南京,即是破碎的山河。全凭着对入侵者的刻骨仇恨和保卫家园的最后决心,进行着绝望而英勇的抵抗。

街垒被竖起,又很快被清军的火炮和步兵冲垮。弓箭从窗户、门缝中射出,冷枪在阴暗的角落里打响。

清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城市变成了巨大的迷宫和屠场,喊杀声、兵刃碰撞声、垂死者的呻吟声、房屋燃烧的噼啪声,混杂在一起,奏响了扬州这座孤城最后的、也是最悲壮的挽歌。

史可法带着少数亲卫,且战且退,从街巷退入知府衙门,又从衙门退守到最后的核心——原扬州的旧城区域。他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十余人,人人带伤,筋疲力尽。

看着周围熊熊燃烧的烈焰,听着越来越近的清军喊杀声,史可法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

南京已失,扬州将陷,弘光朝廷名存实亡。他整理了一下破碎的官袍,面向南方,整冠肃立,缓缓跪拜下去。

“皇上!臣力竭矣!唯有一死,以报国恩!”

他声音哽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这声“皇上”,或许已不是指向那个被俘的弘光帝,而是指向他心中那个永远的大明。

拜毕,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横于颈前。身旁的亲卫跪倒一片,泣不成声。

“史公!”

“督师!”

史可法仰天长叹,悲愤大呼:“我史可法,今日得以身殉社稷,足矣!尔等……各自求生去吧!”

言罢,手臂用力,剑锋划过咽喉,鲜血迸溅,身躯缓缓倒地,怒目圆睁,望向北方,仿佛在凝视着那片已然沦丧的锦绣河山。

一代忠臣,大明最后的脊梁之一,在坚守到最后一座孤城后,血浸维扬,壮烈殉国。他的死,为弘光政权,也为扬州这座不屈的城市,画上了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