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滇缅路的烽火(1 / 2)

火车停在了最近的一个军用转运站,王锋一行人徒步进入滇西山区。

仅仅走了半天,王锋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冲击。

华北的战斗,是冷硬的。

山石嶙峋,空气干燥,视野开阔,所有的危险都能被“鹰眼”清晰捕捉。

但滇西的丛林,是潮湿、粘稠的,像是被一层厚厚的绿色海绵包裹着。

“这他娘的什么鬼地方!”

泥鳅才走了不到十里路,便抱怨起来。

他身上穿的粗布军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皮肤上,沉重而闷热。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腐叶、泥土和不知名花草的腥甜味,让人呼吸都感到困难。

王锋虽然没有出声,但他知道,自己的“山林本能”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浓密的植被将视野压缩到不足十米,无处不在的藤蔓和灌木,像是无数只手时刻缠绕着前行的双腿。

王锋那引以为傲的“鹰眼”,被弥漫在空气中的水汽和瘴气干扰,观察能力下降了至少一半。

“队长,别浪费力气。”

走在最前面的哑巴停下脚步,他用背上的猎刀轻轻拨开一串巨大的藤蔓。

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定,仿佛这湿滑的泥土和茂密的植被,才是他的天然家园。

哑巴指了指地面,示意泥鳅看。

泥鳅低头一看,地上赫然趴着一条拇指粗细的黑色旱蚂蟥正缓缓蠕动,伸出头寻找着猎物。

泥鳅吓得脸色发白,立刻跳了起来。

“丛林里,敌人不光是鬼子。”

王锋沉声提醒,他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强迫自己的身体适应这种湿热。

他明白,在这里,他的鹰眼必须和哑巴的丛林本能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老兵则用手里的工兵铲在前面开路,他的工程兵经验,让他能迅速分辨出哪些植被下可能藏着陷阱,哪些泥土过于松软。

他一边走,一边从背囊里掏出一种用草药和硫磺混合的膏状物,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用来驱赶蚊虫。

小队沿着隐蔽的土路,终于抵达了滇西的交通要冲——保山。

但呈现在王锋眼前的,是一座触目惊心的废墟。

保山地处交通要道,是物资输送的节点,日军的轰炸机群对这座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

城墙坍塌,房屋被夷为平地,焦黑的土石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然而,令人感到压抑的是,在城市的废墟边缘,却围聚着大量的难民。

他们衣衫褴褛,眼中充满了绝望和麻木,拖家带口沿着滇缅公路的支线,缓缓地向更南方撤退。

“轰炸机……每天都有。”老兵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曾经历过缅甸战场的残酷,但眼前的景象依旧让他心痛,

“鬼子知道滇缅路是我们唯一的命脉,他们炸路、炸桥,也炸所有能活下去的人。”

王锋的目光扫过难民群。

他看到一个母亲抱着早已断气却不愿撒手的孩子,看到一个老人在废墟里徒劳地挖掘着,试图找出一点点能吃的粮食。

这与他在华北战场上看到的血战不同,这是一种对整个民族生存权的彻底剥夺。

泥鳅将头上的军帽摘下,露出了被汗水浸透的头发。

他从兜里掏出了几块干粮,递给了路边一个正在嚎哭的小女孩。

“我们不能耽误时间。”

红姐给的接头信物紧紧捏在王锋手中,他知道,日军的残暴正是因为他们的推进速度太快,必须尽快拿到情报,展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