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完整A4尺寸的报纸被完整吐出,头版标题为《申报·特讯》,内容仍为报馆巷灭门案,但配图是一张模糊的宅院全景。
照片角落,站着一个穿红色雨靴的小女孩,背对镜头。
林小棠瞳孔收缩。她认得那双鞋。
“妹妹……”她伸手欲抓,陈默一把拦住。
“别碰图像。”他说,“这不是回忆,是信息锚点。”
他俯身观察报纸边缘,发现每张纸的四角均有微小缺口,形状不规则,但彼此能拼合。
他取出随身小刀,小心裁下四张报纸的右上角,尝试对接。缺口吻合,拼出一个完整圆形图案——中央是十二根柱状物围成的环形结构,与湖心亭祭坛如出一辙。
整片区域空气骤然凝滞。
地面浮现的街道轮廓变得更加清晰,煤气路灯亮起昏黄光晕,远处传来黄包车铃声与吴语叫卖。雾气彻底转为灰黄色,仿佛时间本身被染色。
陈默立即取出测灵仪,贴于太阳穴位置,增强接收灵敏度。
仪器显示灵能流向发生偏移,不再集中于湖心亭,而是扩散至整个幻现街区,中心锁定在一条横贯东西的主路尽头。
那里本应是现代公园的儿童游乐区,此刻却矗立着一座两层西式洋楼,门牌编号“13”。
“报馆巷13号。”他低声说,“不是凶案发生地,是源头。”
秦月的设备再次异动。红绳因高频共振开始发烫,表面出现细微焦痕。纸条打印恢复高速,内容变为倒计时:“72:00:00”,随后是“镜面渗透率1.3%”,“现实稳定性下降”。
苏明远拔出备用枪支,对准设备,“要不直接毁了它?”
“不行。”陈默摇头,“它已与空间信息流融合。摧毁设备可能导致数据反噬,加速时空置换。”
他将四张拼合的报纸平铺于地面,用三块石子固定边缘。测灵仪放置中央,持续记录能量变化。红绳重新缠绕仪器,防止脱落。
林小棠爬到他身边,右手轻按报纸拼接处。皮肤下纹路再次亮起,这一次,光芒顺着纸面油墨蔓延,渗入泥土。
地面街道轮廓剧烈抖动,洋楼影像出现重影,仿佛两个时空正在争夺同一物理坐标。
陈默盯着测灵仪读数,能量峰值持续攀升。他知道,一旦达到临界点,现实将被强行拖入那个1937年的租界时空。
他伸手摸向录音机,准备启动全频段白噪音干扰。手指刚触到按钮,秦月突然尖叫。
设备屏幕炸开一道裂纹,整台机器剧烈震颤。大量报纸从内部涌出,不是打印,而是凭空生成。
最上方一张,日期为“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四日”,头版标题为《第七位见证者今日抵沪》。
照片上,是秦月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