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午夜诡话连环惊魂录 > 第118章 血色契约的真相

第118章 血色契约的真相(1 / 2)

随着怀表指针跳转至12:00,血池表面的婚宴倒影凝固了一瞬,随即碎裂成无数细纹,像被无形的手划过。

陈默没有移开视线,他将怀表轻轻合上,金属外壳贴在录音机磁头边缘,手指缓缓压下播放键。

音频重新启动,那段0.7秒的空白再次出现。他屏住呼吸,调整磁头间距,让怀表齿轮的震动通过共振传入磁带。

咔。一声极轻的断裂音浮现,紧接着是断续的低语,如同从深井底部传来。

林小棠靠在石壁边,右手掌心朝上摊开,皮肤下仍有金光游走的痕迹。她闭着眼,胎记发烫,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

秦月蹲在她身旁,手机屏幕黑着,但内部电路仍在微弱闪烁,像是某种信号在反复尝试连接。

陈默将音频导入频谱分析仪,屏幕上原本塌陷的波形开始重构。

他对照《清瘟录》残页上的音律符码,逐段比对频率与节拍。

当第三十七组数据匹配成功时,字符序列自动拼接成一行契丹文,浮现在屏幕中央。

他低声念出译文:“以亲眷之血,启镜界之门;以七人之誓,换魂不灭。”

这不是封印仪式,是契约。

他翻出周怀安笔记本的残页,上面布满波形图与残缺符号。将译文逐字填入,残页上的图案开始重组,最终显现出完整的“血色契约”全文。

签署者名单浮现——七人,皆为当年参与“百鬼封印”的民俗学者。最后一个名字,墨迹略显模糊,但仍可辨认:陈氏婉容。

陈默的手指停在那个名字上。母亲的名字。她签了字,却从未提起。

他抽出银簪,斜插入石台缝隙,利用反光折射残页背面。一道极淡的墨痕显现:“子时三刻,井心献 ”。字迹细弱,像是用枯笔蘸水写就,几乎不可见。

林小棠突然睁眼,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的抽气。她抬起右手,指尖颤抖地指向残页,声音沙哑:“……不是名字,是祭品规则。”

她挣扎着坐起,左肩胎记已渗出血丝,顺着锁骨滑落。她目光紧锁那行字,神情凝重。

“我妹妹……不是意外。”她喃喃,“她是被选中的。”

陈默没有回应。他将胎毛笔蘸上自己指尖的血,在契约拓本上描摹最后一段波形。

笔尖移动到终点时,忽然剧烈震颤,自动指向北方偏东十五度。

他记下方位,与城市地图比对——东北区,老工业带边缘,一片废弃厂区与地下管网交汇处。

渔民曾称那里为“归墟入口”,说是江流在此处逆涌,连尸体都不会浮起。

秦月打开手机,强行启动直播程序。画面闪烁几下,终于连通网络。

她对着镜头快速报出坐标:“北纬31.28,东经121.47,地基层深度约十七米,有星轨共振现象。”她的声音冷静,像在播报一场日常探灵。

弹幕区瞬间刷满文字,但内容一致:“契约已启”。

她刷新页面,所有观众Id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名称:镜中人_1987。

陈默立刻接过手机,导入频谱分析。Id重命名的过程伴随着一段稳定的次声波,频率0.7hz,与怀表齿轮卡住时的震动完全一致。这不是网络故障,是信号入侵。

他抬头看向地窖入口。骨梯已崩解大半,仅剩几节残骨悬在裂缝边缘。

血池静止如初,但池面倒影不再显示婚宴,而是映出一条空荡街道——青石路面,两侧老式商铺,红绸高挂,灯笼未亮。

那是1987年的同一条街。

秦月再次尝试切换至离线录制,保存下Id异变全过程。

就在她按下确认键的瞬间,手机屏幕突然爆裂,玻璃碎片溅在石台上。她猛地后退,手腕撞上石龛,留下一道浅红擦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