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全力扶持‘北望’。
此为我等一切行动之落脚点。”
他看向赵老蔫。
“工部所有基于新理论研发之装备,按最高优先序列,向‘北望军’供应。
尤其是‘御煞盾’、‘定神铃’、‘破煞弩’及‘匿踪阵盘’,需尽快形成战斗力。”
目光转向钱贵。
“靖安司在伪宋之资源,立即调整。
北疆情报搜集提升至最优先,确保‘北望军’耳目灵通。
原用于其他路府的部分暗桩,可酌情向山东、河北集中,负责联络各地潜在抗金力量,并构建安全的物资输送通道。”
最后,他看向张诚和王茹。
“政务协调与内部安全保障,便交由你二人。
确保陈朝这边,对山东的支援畅通无阻,且不为外人所知。”
陈弘在一旁听着,此刻方才开口,语气坚定:
“父亲与诸位先生之策,深谋远虑。
朕虽不能亲临彼界,然陈朝举国之力,皆为后盾。
所需钱粮、物资,内帑与户部当无条件优先支应。
朝堂之上,朕会稳住局面,绝不让后方生乱。”
“如此甚好。”
陈稳点了点头,对陈弘的担当感到欣慰。
他再次强调。
“诸位需谨记,我等所为,并非为了延续一个注定腐朽的王朝。
而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与生灵,更是为了最终斩断铁鸦军操纵命运的锁链。
‘北望’之火,必须燃起,并且要成燎原之势。”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带着一丝凝重。
“此外,我之‘赋予’能力已然恢复。
此术在彼界运用,目前尚无势运损耗之虞。
我会亲自返回山东,坐镇大局,在关键时刻,以此术助‘北望军’站稳脚跟,破开死局。”
这个决定,众人并无意外。
如此关键时期,唯有陈稳亲临,才能应对铁鸦军可能掀起的狂风巨浪。
大的战略方向就此确定。
接下来,众人又就诸多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例如第一批支援物资的具体种类和数量,秘密通道的路线与保卫。
与李沅等内线接头的暗号更新,以及对金国主要将领、伪宋朝廷关键人物情报搜集的侧重等等。
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仿佛一场决定两个世界命运的秘密图谋。
当讨论接近尾声时,钱贵请示道:
“君上,那玉玺之事,最终当如何处置?
是半路截杀段景住,夺下玉玺,还是……”
陈稳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夺下玉玺,于我无用,反惹一身腥臊。
铁鸦军既欲以此物为宋江加冕,我们便让他们‘如愿’。”
“让玉玺,‘平安’抵达梁山。
让宋江,风风光光地接下这‘天命所归’的象征。”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
“然后,在他最志得意满、以为天命已定之时,我们再当众揭穿,这所谓的‘天命’。
不过是与胡虏牵连不清的伪造之物,是铁鸦军精心炮制的骗局。”
“届时,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这不仅是对宋江威信的重创,更是对铁鸦军‘剧本’公信力的致命一击。
此为破局之关键一手,务必精心布置,不容有失。”
钱贵眼中露出心领神会的光芒。
“属下明白!
定让这‘献玺大典’,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噩梦。”
战略已定,细节也已明晰。
殿内众人站起身来,虽面容略带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坚定。
一场围绕“靖康之变”、跨越两个世界的宏大布局,就在这间不起眼的偏殿内,悄然成型。
接下来的,便是将这纸面上的方略,化为席卷伪宋大地的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