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最后布局(1 / 2)

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降临汴梁。

细碎的雪沫子,在刺骨的北风中打着旋,沾湿了宫阙的琉璃瓦。

为这座恢弘的皇城平添了几分肃杀与清冷。

紫宸殿的地龙烧得比往年更早,也更旺。

但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浓重药味,却似乎连这暖意都无法驱散。

陈稳躺在内殿的龙榻上,身上盖着厚重的锦被,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

呼吸声细弱游丝,每一次轻微的咳嗽,都仿佛耗尽了全身的气力。

数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引动了他体内沉积已久的旧伤与痼疾。

这一次,病势来得尤为凶猛。

太医院的院正与几位圣手轮番值守,汤药、针灸、艾灸,诸法用尽。

也仅仅是勉强吊住了那一点元气,却无法阻止生命力的飞速流逝。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的大限,恐怕是真的要到了。

殿内,灯火通明,却静得可怕。

福全红着眼圈,侍立在榻边,连大气都不敢喘。

太子陈弘跪在榻前,紧紧握着父亲枯瘦的手,眼圈红肿,脸上泪痕未干。

“莫哭……”

陈稳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他努力扯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人皆有此一遭……朕,也不例外。”

他费力地转了转头,目光扫过殿内。

“他们都……来了吗?”

福全连忙躬身。

“回大家,张相、王相、石将军、钱指挥使、赵尚书,五位大人已在殿外候旨。”

“宣……”陈稳闭了闭眼,积蓄着最后的气力。

片刻后,张诚、王茹、石墩、钱贵、赵老蔫五人,步履沉重地走入内殿。

他们皆已得到陛下病危的密报,此刻见到榻上形容枯槁、气若游丝的皇帝。

纵然是见惯了风浪的五位重臣,也不禁悲从中来,齐齐跪倒在地。

“臣等……叩见陛下!”

看着这五位从微末时便追随自己,一路历经生死、共同缔造这大陈帝国的老臣。

陈稳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有欣慰,有不舍,有托付,更有一种深藏眼底、无人能解的决然。

“都……起来吧。近前……说话。”

陈稳的声音依旧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五人依言,起身紧紧围拢到榻前。

“朕……时日无多了。”

陈稳开门见山,话语如同冰冷的石子投入寂静的湖面,激起众人心中无尽的酸楚。

“陛下!”石墩虎目含泪,几乎要忍不住哽咽出声。

陈稳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噤声。

他的目光,逐一扫过这五张熟悉的面孔。

“朕走之后……太子,便托付给诸位了。”

他的语速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却字字千钧。

“张诚……你长于经济,明于政务,需……需总揽全局,协调内外,助太子……稳……稳住朝局。”

张诚老泪纵横,伏地叩首。

“老臣……纵肝脑涂地,亦不负陛下所托!”

“王茹……你持身以正,明察秋毫。吏治民心,乃……国本所在。需……需辅佐太子,亲贤臣,远小人,使朝堂……清……清朗。”

王茹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却坚定。

“臣,必竭尽所能,匡正朝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石墩……”陈稳看向这位追随自己最久、战功最为卓着的老将。

“北疆……防务,关乎国运。伪宋、契丹……皆不可小觑。”

“军队……乃国之利器,亦需……忠于社稷。你……要替朕,替太子,守好……这江山。”

石墩重重磕头,额头瞬间一片青红。

“陛下放心!只要石墩还有一口气在,绝不让外敌踏入我大陈疆土半步!军中儿郎,亦永世忠于陈氏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