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清源固本·吏治新章(2 / 2)

负责协助清丈田亩、登记户籍。

并领到了第一份微薄却实实在在的俸禄时,冰封的局面才开始松动。

随后。

一名屡试不第,在城中开蒙馆授徒的穷秀才。

因通晓律令,被征辟协助处理积压的诉讼文书;

几名在以工代赈中表现出卓越组织能力的民夫头领。

被任命为临时里的里正,负责协调本里的治安、卫生和物资分配……

陈稳并未完全撒手。

所有被选拔上来的人,都必须经过张诚,王茹等人的短期培训和考核。

明确职责、熟悉新的法令规章。

同时,他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

由王茹总领监察,钱贵的巡察司负责暗访,确保这些新晋吏员不敢徇私舞弊。

陈稳自己,也时常会突然出现在各房,翻阅文书,询问政事,让所有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陈稳正在后堂翻阅王茹送来的新吏考核评语。

赵老蔫兴冲冲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卷皮尺和几张画满标记的粗纸。

“大人,清丈田亩的事,有眉目了!”

赵老蔫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以新修的河堤为界,重新勘定受淹区域和可耕种区域。”

“多亏了那些新选的里正和熟悉地方情形的老农指引,进度快了不少。”

“这是初步绘制的田亩图,虽然粗糙,但大体错不了!”

陈稳接过图纸,仔细观看。

上面用炭笔清晰地标注了不同区域的土地性质、原主信息以及预估的肥力等级。

“好!”

陈稳赞许地点点头。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减免赋税、重新分配无主荒地才能有的放矢。”

“告诉

“更不可借此机会损公肥私,违者严惩不贷!”

“大人放心,规矩都懂!”

赵老蔫拍着胸脯保证。

“现在大伙儿干劲足着呢,都知道跟着大人干,有奔头!”

正说着,王茹拿着一份文书走了进来,眉头微蹙:

“大人,这是巡察司刚刚送来的密报。”

“在清查周韬书房暗格遗留的文书时。”

“发现了几封他与外界往来的私信,内容……有些蹊跷。”

“哦?”

陈稳接过文书,展开细看。

信件的落款模糊,用语隐晦。

但其中几次提到了“北边来的货”、“按期交割”、“老地方”等字眼。

并且隐约指向县境东北方向一片人迹罕至的山区。

时间点,恰好就在去年秋汛前后。

“北边来的货……”

陈稳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信纸,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周韬贪墨的财物大多有迹可循,但这些信中提及的“货”,似乎并非寻常金银。

联想到钱贵之前关于铁鸦军可能利用此地作为秘密通道的线索。

一个模糊的猜想在他心中形成。

“看来,这临河县的水,比我们想的还要深。”

陈稳将文书收起,对王茹和赵老蔫道。

“此事暂且保密,继续暗中查访,尤其是东北方向那片山区,让钱贵多费心。”

“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将县内的架子稳固下来。”

他走到堂前,看着院落中那些忙碌穿梭的新旧吏员。

虽然衣着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久违的专注与干劲。

颁布的简易法令被抄录张贴,赋税减免的政策开始落实到具体的田亩和人家。

积压的诉讼得到初步梳理,户籍登记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种新的秩序,正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如同春苗般破土而出。

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生机。

陈稳知道,吏治的整顿非一日之功,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时间。

但至少,他已经挥动了锄头,清除了板结的土壤,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而这清源固本的第一步,走得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一些。

他识海中的势运气旋,似乎也因这行政体系的初步建立和有效运转,而变得更加凝实、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