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在裂缝中求生 > 第54章 杜兰五里外谨慎对弈,陈砚遣亚人暗中落子

第54章 杜兰五里外谨慎对弈,陈砚遣亚人暗中落子(1 / 2)

奥林匹斯丘的堡垒里,风穿过停摆的风轮,发出呜咽的响声。塞莉娅站在曾经的指挥台前,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台面--上面没有任何指纹,没有丝毫磨损,连灰尘都被仔细清理过,仿佛从未有人在这里停留过。

她身后的亲兵捧着一叠记录纸,上面是这几天整理的“堡垒里的人类痕迹”:“殿下,最初或许有人居住在这里,但是王国军的进驻,彻底覆盖了原主人的生活痕迹。”亲兵低声说,“想要从这里获取原主人的蛛丝马迹恐怕是办不到了。”

塞莉娅没说话,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塑料碎片,对着光看--半透明的材质,边缘光滑,不是手工打磨的痕迹,更像某种机器压制而成。她参观过堡垒里的各种设施,每一个房间,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到底是什么人,能造出这些超越时代的东西?又为什么要把堡垒让渡给王国军,现在的他又会在哪里?

“殿下。”杜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穿着整齐的铠甲,肩上的披风随着身体而摇摆。“所有‘铁虫’已经全部运走,连同堡垒里的铁疙瘩都一并运往国内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这些机械来历不明、用途不明,微臣担心它们会随时醒过来,对我们不利。”

塞莉娅转过身,看着杜兰--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将军,如今眼里没了往日的傲慢,多了几分沉稳的警惕。“卿的意思是,现在可以进军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笑意,像在试探。

“是。”杜兰点头,走到塞莉娅面前,“军粮虽还够支撑两个月,但士兵们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身心俱疲。属下建议速战速决,无论胜负,都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卿的想法,倒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塞莉娅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他的缨盔上,“以前你总说‘帝国军所向披靡’,怎么现在反倒求结束战争了?”

杜兰的目光飘向堡垒深处,那是陈砚曾经居住过的方向--虽然痕迹被抹去,但他总能感觉到,这里曾有一个强大的对手,用“铁虫”把他的三十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以前没遇到过势均力敌的对手。”他声音低沉,“但这次不一样,这座堡垒的主人……他一定还在某个地方看着。若是拖得久了,等他再次出手,胜负就难说了。”

塞莉娅沉默了,她想起临行前父皇的话:“战场上的未知,需要她亲眼见证。”杜兰的谨慎,或许是对的。她抬眼,语气变得坚定:“传本宫的命令,全军开拔,向伊塔黎卡进发。”

帝国军的行军速度很快,两天后,前锋就抵达了距离伊塔黎卡五里远的荒原。白色的帐篷像雨后的蘑菇,在荒原上迅速铺开,骑兵在外围巡逻,步兵则忙着搭建防御工事,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紧绷的战意。

杜兰的中军帐里,羊皮纸地图铺满了整个圆桌。来自各个方向,十几个斥候代表围在桌旁,手里拿着炭笔,一笔一划地勾勒着伊塔黎卡的布防:“将军,伊塔黎卡北城外,挖了五道堑壕,主堑壕横向贯穿,东西两侧还有斜向的副堑壕,像个‘倒楔子’,里面还有交通壕,可以让士兵迅速调动。”

“空中侦察呢?”杜兰抬头,看向旁边的飞龙骑士队长。

队长向前一步,声音洪亮:“回将军,新造城墙上部署了大量投石机和蝎弩,炮位密集,尤其是北城墙,几乎每隔二十步就有一门,轻重火力交替部署。旧城内驻扎着王国军主力,大约八万人,旗帜整齐,看起来上一次交手没受什么损失;西门外还有一片亚人营地,能看到猎头兔、虎人的身影,人数大约一百,但未见到领主联军的身影。”

赫尔姆凑过来,手指在地图上的南城位置点了点:“大人,伊塔黎卡的外城墙还没合拢,南面最为薄弱!我们不如派一支轻骑,绕到南面,从缺口冲进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杜兰却摇了摇头,指尖在地图上的堑壕与城墙之间划了条线:“该绕多少?绕十里,还是二十里?东西两面墙外就是森林,万一有伏兵怎么办?”他看向赫尔姆,语气里带着反问,“敌人正面的堑壕里,部署了几万兵力,绕后兵力少了,会被他们的骑兵拦截;绕后兵力多了,不等你摸到南城,正面的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的大营--到时候腹背受敌,怎么办?”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戳在旧城里的王国军标记上:“更别说,旧城里还有八万毫发无损的王国军主力。你派去绕后的部队,要先突破城墙上的各种远程火力,再跟王国军死磕,又没有攻城锤、投石机这些重兵器,该如何拿下城池?”

赫尔姆的缨盔低垂,没再反驳。他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防御标记--堑壕、炮位、亚人营地、王国军主力,忽然觉得,伊塔黎卡就像一只张开嘴的巨兽,看似有缺口,实则处处是陷阱。

杜兰的目光扫过帐内的将领,语气沉了些:“别想着走捷径。伊塔黎卡的布防,看起来松散,其实环环相扣。如今我们的兵力差距并没有拉开太多,还达不到可以围城的门槛。”杜兰顿了顿,终于再次开口:“传我命令,卡瑞利亚只留百人守城,剩余十万兵力都向伊塔黎卡靠拢,这一仗定要分出胜负。”

帐外,夕阳渐渐落下,把帝国军的帐篷染成了暗红色。远处的伊塔黎卡城墙上,隐约能看到巡逻的士兵身影,还有投石机的轮廓在暮色里沉默矗立。一场关乎伊塔黎卡存亡的决战,正在这沉默的对峙里,悄悄酝酿。

北门的作战指挥中心,彻夜亮着灯。巨大的全息沙盘悬浮在房间中央,帝国军的营地像一片红色的墨渍,清晰地印在沙盘上--每一顶帐篷的位置、每一支巡逻队的路线、甚至粮草马车进出的通道,都被标注得明明白白,连飞龙骑士在营地上空盘旋的轨迹,都用淡黄色的线条实时刷新着。

“高空飞艇刚传回来的画面,帝国军的右翼轻骑又往东面移动了半里,随后返回,应该是在验证能否迂回到我们后方,但是树林太密,所以他们折返了。”负责监视战场变化的的黄蔷薇队员,现在是战情分析员,手指在屏幕上轻点,沙盘里的帝国军右翼随即亮起一个黄色警示框,“还有他们的补给线,每天清晨都会有几十辆马车从后方运来物资,路线固定。”

陈砚站在沙盘前,指尖悬在“帝国军主营地”的标记上方,没去触碰--全息投影的冷光映在他脸上,一半是科技的锐利,一半是难以言说的复杂。他想起之前跟奥莱克说“让当地人主导战争”,可现在看来,这话确实有点“厚脸皮”:从高空飞艇侦查,到全息沙盘分析,再到无人设备的部署,每一步都离不开他带来的科技,哪还有“交还主导权”的纯粹?

“想让奥莱克赢,不是靠‘让权’就能做到的。”陈砚低声自语,肩头的阿耳戈子机轻轻震动,像是在回应他的思绪。他真心希望奥莱克能通过这场战争,在王国里掌握更多话语权--毕竟只有奥莱克拿下这场胜利,伊塔黎卡才能坐上谈判桌。可“赢”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奥莱克的四万兵力、王国军的八万主力,面对杜兰的十五万帝国军,若没有科技托底,胜算实在太小。

他转身看向墙上的监控屏,画面里是湖畔工厂的实时景象:新修的混凝土跑道就在工厂旁边,紧挨着机库,几架银色的高空飞艇正停在跑道尽头,纯白色的气囊在夜色下也十分显眼;旁边的人工智能基站亮着绿灯,数据指示灯飞快闪烁,正在处理无人机传回来的侦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