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辨玉(2 / 2)

“这玩意儿叫玉圭,应该就是近百年的东西吧,大概十年前我见过一个,当时有个年轻人拿着这东西来卖,东家看了之后二话没说一千两现银便给收了!”

“一千两!”好家伙,可真够巧的,谢原山和李景华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是的,一千两!”李师从用手比划了一个“一”字,加重口气说道。

“当时我还觉得就这么个破玩意儿根本不值得花一千两现银,然而后来才知道,这东西是周老爷要的。”

“周老爷?”

“就是周公馆的周开甫老爷子。”李掌柜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从这出门巷子口左拐大概走一里路,三牌楼大街上的小洋楼,就是周公馆了。”

“那他要这个做什么?”

李掌柜仰着头想了想,“好像是个什么图,当时我和东家还拓过一张。”说罢,便站起身来走到一个积满灰尘的书架上,在一沓报纸的夹层中,找到了那张拓印纸。

只见纸张略微有些发黄,当时所拓印的墨迹早已干透,好在印记还在,谢原山找李掌柜借了支碳笔(古时木匠或者石匠常用的勾画线条的笔,类似于现代的铅笔),缓缓循着印记的轮廓描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长方形类似于印章的图案跃然于纸上。

这是什么?看着眼前错综复杂的图案,谢原山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既不像是字,也不像是某种图腾。

“会不会是一对?”李景华突然出言提醒道。

谢原山闻言取过玉圭,将其侧面图案拓印在了纸上,反复对比之下,两处图案并无相似之处,且线条之间没有丝毫联系。

眼瞅着天色已晚,谢原山折起了拓纸,犹豫道:“可否将此物予以在下?”

“无妨无妨,尽管拿去便是!”

“如此,便多谢掌柜的!”谢原山抱拳道。

出了七宝坊,再踏上街道之时,已是傍晚时分,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此刻才刚刚苏醒。

相较于白天,夜晚的上海似乎更为热闹,霓虹灯下,是万丈高楼和来往不绝的车辆,对于常年居于长沙的谢原山来说,仿佛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而李景华却不同,只见他熟络的拉着谢原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幢巨大的洋楼前。

“百乐门”谢原山看着眼前的金碧辉煌的门楼,暗道不好!想是那老三摇舞狎妓的毛病又犯了,果不其然,只见李景华扯着谢原山的袖子便抬步往里进,“老三!”谢原山在其身侧轻呼一声,摇了摇头。然而就在此时,只觉背后被人撞了一下,虽然感觉腰间一松,“糟了,有摸包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