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辨玉(1 / 2)

“你们要辨何物?老朽给你瞧瞧”掌柜的缓缓坐到不知多少年头的青藤椅上,轻喘了两口气,耷拉着眼说道。

谢原山闻言立马从怀中掏出玉佩递了过去。

却见掌柜的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指手示意将其放在桌子上,自古以来,玉石古玩行当都有瓷不过手玉不接手的规矩,为的就是防止玉器在传递的时候不慎掉落,从而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谢原山见状尴尬的笑了笑,将玉佩轻轻放在了桌子上。

掌柜的拿起玉佩,左右端详了一下,又起身走到一方书案前,拿起了桌上的放大镜,迎着灯光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这是块子母玉!”

子母玉,顾名思义,就是玉中含玉的意思,在古代算是奇技淫巧,乃是宫廷玩赏之物,制作此玉需要将子玉嵌入母玉内部,要知道,玉石一类的物品只要是发生切割或者裂痕,对透光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光线在其内部的折射,因此要想从外部看不出破绽,则子玉与母玉的纹理,切面,堪合处都要丝丝对应,方能制作出完美的子母玉,因此对于匠人的技艺要求高超,此种技法也早在明末便已失传。

听完掌柜的解释,谢原山与李景华二人凑到桌前,顺着其所指的位置,果然,一条肉眼难见的细微切痕顺着玉佩的腰线一直环绕一周,而在玉佩的碎裂之处,顺着灯光,也轻微可见子玉泛出的光泽。

“奇迹!应该说是奇技啊!”李景华俯在桌上,仿佛斗蛐蛐一般盯着玉佩的缝隙,“不愧是行家里手,若是一般人,就算是见着这条缝隙,也只当是瑕玉而已。”

“那这玉佩出自何朝何代?可否知晓是何人所造?”谢原山最关心的还是玉佩的出处问题。

“应该是明朝的东西,至于何人所造却是看不出来,但这上面的字是后刻上去的,笔法苍劲有力,入木三分,然刻痕颇为粗糙,乃是小道!”

小道,说明不是什么名家之手了,难道是这玉佩的主人拿了个明朝的玉佩找人刻上上清门秘法仅仅是为了好玩?

谢原山此刻料定这子母玉中肯定藏有秘密,于是对掌柜的说道:“敢问掌柜的如何称呼,可否有法将此母玉打开?”

“老朽姓李号师从,此玉虽质地一般,但也是不可多得的奇物,你确定要将其打开?”

子母玉,珍贵之处就在其子母技法之上,因此一旦打开,就变成了一般的玉石玩物了,因此李师从才有此一问。

谢原山点了点头,笃定的答道:“是的,望老先生妙手!”

只见李师从先是将玉佩泡在水中,取出之后将其固定在了书案上,然后用石匠凿石用的小凿了在其堪合处敲打了一番,刚一松开夹子准备调换方向,没想到母玉竟然一下裂开了。

“咦?”李师从突然感觉不对劲,拿起母玉又端详了一番,随后双手一用力,“啪”的一下母玉便被打开,露出了里面的子玉。

“打眼啦!打眼啦!”看着眼前大约有小拇指长,三寸来宽的淡绿色青玉,干这行干了一辈子,没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不是一个朝代的物件。”李师从拿起子玉,只见玉身青白相间,光泽呈油脂状,拿在手里只觉侧面三面光滑,一面有粗糙纹理,细看之下,只见纹理杂乱无章,并不像是字体或者某种寓意的图案,其刻功也一般,接砣不准,且错刀连连,似乎和制作子母玉的手法是一个路子,粗略分析之下,应该是清末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