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家国情怀的深化(2 / 2)

他列举了几个方向:极端环境服役性能预测与新材料设计软件平台、基于国产架构的超高精度工业仿真软件、关乎战略资源替代的新型复合材料探索……

每一个方向,都是投入巨大、周期漫长、且商业前景模糊的“硬骨头”。

“我知道这很艰难。”林长青看着台下一些面露难色的高管,“但有些路,总要有人去走。有些基石,总要有人去铺垫。‘长青科技’能有今天,离不开国家发展提供的时代机遇。现在,是我们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了。”

他的话语,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沉甸甸的责任与远见。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众人脸上的疑虑逐渐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取代——有压力,有震撼,也有被点燃的责任感。

会议结束后,林长青单独留下了王工和韩立博士。

他递给两人一份只有寥寥数页的初步构想文件。封面上写着:《“启明”计划——下一代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架构探索性研究》。

“这是一个播种的项目。”林长青看着两人,眼神深邃,“不要问什么时候能发芽,也不要计较需要多少资源。我要你们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跳出当前所有计算范式的框架,去思考,去尝试,去触碰那种真正能够突破现有算力天花板、解决经典计算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的……可能性。”

王工和韩立博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兴奋。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的深度融合,这是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在摸索的前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短期内根本看不到商业化的可能。林总这是要在最基础的领域,为国家、为未来,埋下一颗种子。

“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失败。”韩立博士深吸一口气,实话实说。

“我明白。”林长青点头,“但我们不做,总会有人做。如果因为我们今天的播种,未来能为我们国家在算力竞争中多赢得一丝先机,那么,一切投入都值得。”

他拿起笔,在项目立项书的负责人签字栏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启动,更是一种信念的宣告。他的征途,已然与脚下这片土地的命运紧密交织。仰望星空,也需脚踏实地,而这片坚实的土地,名为家国。

(第19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