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信任与承诺(1 / 2)

舆论的暗箭尚未完全消散,生产线告急的电话就像一道惊雷,在“长青科技”刚刚稍有缓和的氛围中炸响。核心进口催化剂原料被断供,消息传来,公司内部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瞬间泄了下去。

会议室里,气氛比之前应对舆论时更加凝重。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声誉攻击,而是切切实实、关乎生死存亡的供应链危机。生产线一旦停摆,无法交付订单,刚刚建立的客户信任将顷刻崩塌,北方重工那样的大客户绝不会容忍供应商的不稳定。

“林总,苏总,”生产总监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库存的原料最多还能支撑五天。五天后,全线停产。我们联系了国内其他供应商,要么没有同类产品,要么技术指标不达标。这家海外供应商……是奥本海默控股的子公司。”

最后那句话,像一块冰砸在每个人心上。果然是奥本海默,出手狠辣,直击要害。

“能不能临时调整工艺?用其他原料替代?”技术总监王工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负责工艺的工程师苦涩地摇头:“王工,您是知道的,这种催化剂是核心,它的活性和选择性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临时替换,性能会大幅波动,甚至可能产出废品,风险太大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空调沉闷的运行声。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长青身上,只是这一次,很多人的眼神里除了期待,更多了一层难以掩饰的恐慌。技术被卡脖子,这是最致命的打击。

林长青坐在主位,眉头微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点。他没有看那些充满焦虑的面孔,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天空有些阴沉,一如此刻公司面临的绝境。

苏雨晴坐在他身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极致的冷静,仿佛暴风眼中心。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将所有相关信息在平板电脑上排列好,以备他随时查阅。

就在众人几乎要被这沉重的压力击垮时,林长青缓缓转过头,他的脸上没有众人预想的愤怒或慌乱,反而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慌什么?”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原料没了,想办法找就是了。工艺有风险,那就把风险降到最低。”

他看向王工和那位工艺工程师:“把我们所有关于这种催化剂的研究数据,包括它的分子结构、作用机理、所有已知的物理化学性质,全部整理出来,越详细越好。同时,把我们之前考虑过、但因为成本或来源问题放弃的几种替代品资料也调出来。”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让陷入僵局的思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刘经理,”他转向市场部,“你立刻动用所有渠道,全球范围内寻找可能的替代供应商,或者拥有类似催化技术的研发机构、实验室,不要局限于化工领域,材料、甚至生物催化领域都可以接触。”

“是,林总!”刘经理立刻领命。

“另外,”林长青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加重,“这次的情况,对所有正在合作和即将合作的客户,我们必须主动沟通,坦诚告知。”

这话一出,连苏雨晴都微微一愣。主动告知原料断供?这不等于是自曝其短吗?在商业竞争中,这几乎是自杀行为。

“林总,这……”刘经理也忍不住想劝阻。

“瞒不住的。”林长青打断他,眼神锐利,“奥本海默搞出这么大动静,就是为了看我们狼狈不堪,看客户离我们而去。我们越是遮掩,流言蜚语就越多,客户就越不安。相反,我们主动、坦诚地沟通,说明情况,告知我们的应对方案,反而能争取到理解和时间。”

他看向苏雨晴:“雨晴,这件事你来负责。起草一份给所有重要客户的正式沟通函,语气诚恳,如实说明我们遇到的供应链问题,但重点要强调,我们正在全力寻找解决方案,并有信心在最短时间内克服困难,绝不会影响已签约订单的最终交付和质量。同时,邀请他们派员监督我们的应对过程,展现我们的透明度。”

苏雨晴瞬间明白了林长青的意图。这是险棋,但也是建立真正信任的绝佳机会。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坦诚和担当,远比顺境时的承诺更有分量。她立刻点头:“我明白,马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