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芯片的执念(2 / 2)

他看到了一些精妙绝伦的设计,也隐约察觉到了某些区域可能存在的、为了兼顾性能和功耗而做出的妥协与瓶颈。但这种理解仍然是模糊的、片面的。他无法一眼就看穿其全部的架构精髓和设计哲学。

这不像理解一个分子结构,那是在相对简单的规则下进行的排列组合。而芯片,是数十亿个晶体管协同工作的复杂系统,是物理、材料、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巅峰之作。

一种强烈的、近乎窒息的压迫感迎面而来。林长青缓缓收回“目光”,脸色微微有些发白,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仅仅是这一次短暂的、深入的观察,就让他感到了精神力的巨大消耗。

他靠在实验台上,大口喘息着,眼中却燃烧起更加炽烈的火焰。

难,太难了。

但也正是因为其艰难,才更显其价值,更坚定了他必须要攻克它的决心。

这不再是学术上的挑战,这是一场关乎未来话语权、关乎能否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片由硅和金属构成的微观城市,就是他必须征服的、新的战略高地。

苏雨晴发现,林长青从实验室出来后,沉默了许多。但他身上那种锐意进取的气息,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凝练和坚定。她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她能感觉到,他似乎触碰到了一个极其艰难的领域,并且已经下定了决心。

她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她的书架上,除了经济管理的书籍,也开始出现《半导体行业概览》、《芯片产业链分析》等入门读物。她知道自己无法在技术上给予他直接的帮助,但她希望,至少在他需要讨论产业布局或市场策略时,自己不会一无所知。

夜深了,林长青依旧坐在书桌前。他没有再强行去“透视”芯片,而是重新拿起了那些基础教材和论文。他知道,通往巅峰的道路没有捷径。天眼通给了他一把窥探奥秘的钥匙,但想要真正理解并重建这座“硅基城市”,他需要打下无比扎实的理论根基,需要一步步地去学习、去消化、去积累。

他的指尖拂过书页上那些复杂的电路图,眼神锐利如刀。

这片战场,他进来了,就绝不会后退。

芯片之执,已成心火,不燃尽前路荆棘,誓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