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奎原本一开始,是只打算要五百斤粮食的,然后再要五贯养老钱的。
但是大闺女顾青荷却让他不要这样做,因为直接跟儿子要养老的银钱。
前面几年还行,能给,但时间一久,两个儿子知道他们手里不缺银钱后。
说不准会找借口不给银钱,这种事情在后世顾青荷见的多了,还不如直接跟他们要粮食,想要用钱买粮食买鸡鸭就是了。
虽然麻烦一点,但却是能实实在在收到的东西,而且粮食的价格十分稳定。
哪怕是灾年,粮食的价格也只会更贵,并不会比平时更便宜。
因此只要当着众人的面约定好每年秋收后给粮食,她就不信两个儿子能不给。
顾青山跟顾青石各有三百亩的田地,他们想要拿出两千斤粮食那是很简单的。
顾家的银钱都用来买田买地了,剩下的银钱并不多,给两个儿子修宅子也只可修了五间。
三间正房加两间厢房,外面再加一个厨房,围在一起就是一个小院子。
院子修好后,顾二奎果断的分了家,然后将这两个小院子分给兄弟俩,让他们搬走了。
两座新修的小院子都离顾家老院子不远,呈三角形,前后大概也就两百米,方便两个儿子日后过来照看他们这两位老人。
顾二奎麻利的将两个儿子给分出去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个,跟顾三奎的小儿子顾杰,人杰地灵的杰。
希望这个孩子能有出息,不要像父辈那样窝囊只知道在家里欺负女人孩子。
“夫君,爹娘手上那么多银子,分家才给咱们分了八十贯钱,这也太少了吧?
咱们置办点东西后,这钱立马就用的差不多了。你说爹留那么多银钱做什么?“”
该不会是都给老二家了吧?我就说你爹你娘偏心,喜欢老二根本就不把你当回事,你还不信,现在总信了吧?”
黄氏一脸愤恨的说道,她只要一想到公婆那对老不死的,用八十贯钱就把她给打发了,她心中就恨的是咬牙切齿,
“顾青山你看看咱们村里,谁家不是把大儿子长子留在家里继承家业的。
你爹娘倒是好,不留你这个长子在家也就算了,还直接把你给赶出来了?随便给点银子就给打发了,跟打发叫花子一样。”
“当初说的好好的,现在送老二去上学堂,将来也要送我们儿子去学堂。
可是你看看现在,分家总共才给了八十贯钱,儿子还能有银钱上学堂吗?”
想起公婆送小叔子上学堂一事,黄氏心中就窝火,当初她就不愿意,但公婆说的好听,日后也让她的儿子读书科举。
可如今到头来全是一场空,别说是读书了,人家提都没提这事,八十贯钱就给打发了。一想到这里她就恨得牙痒痒。
顾青山看了黄氏一眼,随口解释道:“那三百亩田地不是东西啊?爹这次买了两百亩水田,花了一千四百多贯钱。
后面又给咱们买宅基地,修房子,能少花钱?家里的银钱就那么多,你还想怎么样?
今年干旱粮食跟棉花都是欠收,根本就没卖几个钱,你又不是不知道。用了这么多银钱后爹娘手里还能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