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宴之前想要买的水田终于买到了,由于旱灾严重,田地的价格都跌了一些。
一亩水田的价格现在才卖七贯钱,比之前少了一贯。
但顾青荷他们却只给了五贯钱的价格就买到了。
其中一贯钱的差价,是韩生悯帮的忙。为了一亩地能少这两贯钱。
宋书宴给县令送了一幅古字画,然后还送了两千石粮食给他用于赈灾。
这两千石粮食自然不是细粮,而是各种豆子,红薯干,玉米粒凑合的。
价值不超过一千百贯钱,但那幅字画值钱,少说也要一千五百贯。
当然打点过县令大人后,县衙里的其余人也是要打理的,宋书宴为此又送了五百贯钱出去。随后便收到了衙门上下的友谊。
顾青荷他们家这一次直接是买了五千九百亩的水田,其实四千亩在隔壁莲花村。
一千九百亩在金秋村,这些田地全都挨着河边的,那边有他们家新挖的池塘,另外还有一千一百亩水田都在那边。
整个七千亩的水田是可以连成一片的,顾青荷家买的下人,就居住在莲花村那边的水田边上一个缓坡上面。
缓坡旁边就是顾青荷家的茶园,顺着茶园斜着往山上走,随后便能看见大片大片的辛夷花树林。
每到春季来临,这里的风景就是一绝。
莲花村是个小村庄,虽然周围的山坡挺多的,占地面积也不比金秋村少,但适合种植粮食水资源丰富的水田却不足六千百亩。
顾青荷他们买了他们村四千亩的水田后。他们村也就没剩下多少水田了,好在他们村的人口少,总共就只有三户。
金秋村的水田就比较多了,大概有两万亩,但这边人口多,很多村民都会置地。
宋书宴也考虑到把村子里的水田全占完不好,于是就买了隔壁莲花村的水田。
反正他们那边的人口少,剩下的那点地,足够他们几代人发展了。
宋老爹既是金秋村的村长,也是这十里八村的里长,隔壁莲花村也归属他管。他不让外面的人来莲花村安家,别人就进不来。
这一块地方,已经是他们宋家的私人领地,周围山坡日后都会陆续买下来种茶树。
那些山坡好几个山头加在一起,大概三四万亩,后续宋家都会慢慢买下来。
五贯钱一亩的水田是真的在捡漏,五千九亩水田大概花了不到三万贯钱。
就算是加上送礼的银钱以及字画,也才不到三万五千贯。比直接买少了一万多贯。
宋家买完田地后,顾家跟赵锦家也跟着买了一些,顾青荷的爹大手笔买了二百亩,赵锦夫妻二人买了一百亩水田。
至此,顾家的水田旱地加在一起,已经有六百亩,两个儿子分家后各自分得三百亩。
顾二奎手里没留田地,但要求每个儿子每年要给他们上交两千斤的细粮用于养老,秋收后就给,要当年的新粮。
一个儿子上交两千斤粮食,两个儿子就是四千斤粮食,这些粮食可不算少了。
顾二奎、徐氏再加一个孩子,自然是吃不完这么多的粮食。不过好在剩下的粮食却可以卖钱,也养鸡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