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乱流的喧嚣再次包裹上来,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亲切。众人脱离那正在归于彻底虚无的“核心共鸣殿”,重新置身于冰冷而“嘈杂”的宇宙之骸中,竟有种重回人间的恍惚感。
林见清悬浮在乱流边缘,缓缓摊开手掌。那道由“根源音石”化作的音符印记在她掌心流淌,散发着温润而古老的光泽,与融入金色光核的“活性低语”相互呼应,传递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仿佛触及了宇宙某种底层脉搏的充实感。
她闭上眼,仔细梳理着从音石中获取的海量信息。
“寂静”,那个掠食“意义”的存在,其本质并非纯粹的毁灭,更像是一种宇宙为了对抗某种终极的“意义熵增”而诞生的、失控的“清零机制”。它渴望的是绝对的“静”,是万物归零、不再产生任何新“信息”和“故事”的状态。而“活性变量”,这源自“源初乐章”核心的、允许意外与可能性存在的种子,正是其无法理解、无法处理的“天敌”。
但如何将“活性变量”转化为真正能对抗甚至“治愈”“寂静”的武器,信息中并未明示,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指向——“旋律裂隙”。
据“根源音石”记载,“旋律裂隙”并非自然形成的维度异常,而是远古时期,某位试图超越“源初乐章”束缚、自行谱写新曲的未知存在,在失败后其力量崩塌,撕裂规则基础而形成的一道永恒伤口。那里充斥着破碎、混乱、却蕴含着极致创造与毁灭欲望的旋律残响,是“活性变量”最为活跃,也最为危险的区域之一。
“音差”文明曾试图探索那里,寻找对抗“寂静”的灵感,却损失惨重,最终将其列为禁忌。
“我们必须去那里。”林见清睁开眼,目光扫过周围的织网者和音差遗民,“‘活性低语’在共鸣,它指引的方向,就是‘旋律裂隙’。”
山岳织网者光焰闪烁:“既是‘根源音石’的指引,吾等自当追随。然,此地凶险,远超‘万音之源’。”
“再险,也得闯。”刀锋织网者意念锐利,“若能从中找到克制‘寂静’之法,一切代价皆值得。”
谐振与其他两位音差遗民沉默着,他们的声波躯体因对“旋律裂隙”本能的恐惧而微微震颤,但最终,还是坚定地点了“头”。
没有更多休整,林见清凭借掌心音符印记与“活性低语”的共鸣,再次于维度乱流中锁定方向,构筑起更加稳定、迅捷的联合规则场,带领众人向着那传说中的禁忌之地进发。
这一次的“航行”感觉截然不同。融合了“活性低语”后,林见清对规则弦线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和深入。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乱流,而是能隐约“听”到那些弦线振动所发出的、构成宇宙背景噪音的“基础旋律”。她甚至能尝试进行极其细微的“调音”,让联合规则场的移动更加省力,更加隐蔽,仿佛融入了这宇宙本身的呼吸节奏之中。
织网者们也察觉到了她的变化,意念中传递出惊讶与欣慰。这位新生的调律师,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的景象再次剧变。
维度乱流在这里达到了一个疯狂的峰值,然后……骤然平息。并非真正的平静,而是一种仿佛所有声音被强行抽走后留下的、令人耳鸣的绝对喧闹后的死寂的前奏。
一片无法用大小来衡量的、扭曲破碎的规则断层横亘在虚空之中。断层内部,并非黑暗,而是充斥着无数种疯狂闪烁、相互冲突的诡异色彩。无数断裂的、扭曲的旋律线条如同拥有生命的怪蛇,在断层中穿梭、碰撞、湮灭、重生。那里没有物质,没有稳定的空间结构,只有最纯粹、最混乱的规则噪音与旋律的尸骸。
仅仅是远远望去,就让人意识混乱,规则场不稳。
这就是“旋律裂隙”!一道流淌着疯狂音乐的、永不愈合的宇宙伤疤!
“此地规则极其狂暴且排外,”谐振的意念带着压抑不住的恐惧,“任何稳定的规则结构进入,都会被视为‘不谐之音’,遭到整个裂隙力量的围攻!”
林见清能感觉到掌心音符印记的灼热,以及“活性低语”传来的、既渴望又警惕的悸动。这里确实是“活性变量”的天堂,也是坟墓。
“不能硬闯。”她仔细观察着那片混乱的旋律风暴,“我们需要找到一条‘路径’,一条相对稳定,或者……能被我们‘同化’的路径。”
她尝试将一丝意念,混合着“活性低语”的波动,小心翼翼地探向裂隙边缘。
就在她的意念触碰到那混乱色彩的瞬间——
异变陡生!
一道原本在裂隙边缘疯狂舞动的、暗紫色的扭曲旋律,仿佛嗅到了猎物的气息,猛地脱离群体,如同毒鞭般向她抽来!这并非物理攻击,而是直接针对规则结构与意识和谐的旋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