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古寨奇谈·命硬憨柱

第1章 古寨奇谈·命硬憨柱(2 / 2)

“活了!柱娃子活过来了!”

消息像一阵狂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古寨村。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看着那个刚刚被判定死亡的孩子,在坟坑边重新拥有了呼吸和温度。憨柱娘被人掐醒,连滚带爬地扑过来,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哭得几乎背过气去。那场景,混杂着悲伤、狂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在场村民的记忆里。

自此,“命硬”这个词,第一次和憨柱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说七岁落井是传奇的开端,那么十五岁那年的野猪事件,则彻底坐实了憨柱“阎王不收”的名声。

那年秋天,憨柱已是半大小子,跟着爹上山砍柴补贴家用。他筋骨结实,力气不小,挥舞着柴刀倒也像模像样。山林深处,古木参天,光线幽暗。就在他埋头捆扎柴火时,一头受了惊、獠牙森白的野公猪,毫无预兆地从灌木丛后冲了出来,赤红的眼睛死死盯住了他。

憨柱吓得魂飞魄散,扔下柴刀就跑。可人哪里跑得过发狂的野兽?腥风扑面,他被野猪从侧面猛地撞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一块凸起的尖锐石头上,顿时鲜血如注,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野猪似乎也受了惊,蹬着蹄子,哼哧几声,转头窜入了密林深处。

憨柱爹找到他时,几乎认不出那是自己的儿子。他躺在血泊里,额头一个狰狞的口子,深可见骨,脸色白得像纸,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村里最好的猎户看了都直摇头,说这伤势,怕是华佗再世也难救。

家人把他抬回家,请了大夫,敷上最好的金疮药,可憨柱一直昏迷不醒,高烧不退,嘴里说着胡话。整整三天三夜,憨柱娘和姐姐轮流用湿毛巾给他擦拭身体降温,眼睛哭得像熟透的桃子。村里人都暗暗叹息,觉得这孩子怕是熬不过这一劫了,甚至有人开始私下商量着准备后事。

然而,第三天傍晚,憨柱的高烧奇迹般地退了。又过了一夜,他竟悠悠转醒,虽然虚弱得连水杯都端不稳,但眼神已然恢复了清明。额头上那道可怕的伤口,在后来的日子里慢慢愈合,只留下一道深刻的疤痕,像一只扭曲的蜈蚣,趴在他的眉骨上方,成为那次死里逃生的永久见证。

这两件事之后,憨柱在村里的地位变得有些微妙。人们既佩服他顽强的生命力,又隐隐带着一丝敬畏,仿佛他身边环绕着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孩子们不太敢和他过分嬉闹,大人们则常常用他作为教育后辈的范例,只是这范例里,总掺杂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村里年纪最长、据说能掐会算、通些阴阳之事的张半仙,在一次酒后,捋着那把稀疏花白的山羊胡子,眯着眼睛对围坐的众人说道:“你们莫要瞎猜,柱娃子这事,不在运道,在命理。老夫观他面相,额虽破却根基未损,眼神清正而内蕴光华。他的生辰八字我也略知一二,那是十足的‘阳干’格局,沉得很,旺得很!这等命格,煞气邪气难近,是块能扛大事、能挡灾厄的料子,寻常的坎儿,根本收不走他。”

这番话,经由众人的口耳相传,更是给憨柱的“命硬”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憨柱自己,对此却懵懵懂懂。他依旧是那个憨厚、勤快的后生,帮爹娘干活,和相熟的伙伴说笑,只是额上的疤痕和偶尔提及的往事,会提醒他,自己和别人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甚至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摸着额头的疤痕,感到一丝莫名的茫然。他并不知道,这份被张半仙誉为“沉旺”的命格,在不久的将来,会为他引来一场怎样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