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沉冤证物,生死重托

第6章 沉冤证物,生死重托(1 / 2)

自那夜头七惊魂后,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张老实都刻意绕开了城西李寡妇旧居的那条巷子。并非全然因为恐惧,更多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绪。他需要时间消化那超乎想象的遭遇,更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那未知的、沉重的“托付”。

白天,他浑浑噩噩,修补着破旧的衣物,或是坐在门槛上发呆,目光没有焦点。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李寡妇鬼魂那飘忽的声音——“明日夜里……你还来……我有事相托……” 以及刘婶那惊恐的警告——“冤魂索命!要找替死鬼!”

恐惧如同附骨之疽,啃噬着他的理智。那鬼魂青白色的面容,空洞的眼神,以及窗外那两个不合常理的热馒头,都不断在他眼前闪现,让他脊背发凉。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面对幽冥之事,怎能不怕?

然而,每当他被恐惧攫住,想要退缩时,另一幅画面便会顽强地浮现出来——李寡妇生前坐在门坎上无助哭泣的模样,她手中紧握的剪刀,以及她死后婆家那恶毒的咒骂和草席卷尸的凄凉。那巨大的冤屈与不甘,仿佛能穿透生死,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关乎真相……能否瞑目……” 鬼魂的话语,字字千钧。

他摸了摸怀中,那三张道士所赠的黄符还在,粗糙的纸质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安慰。但他心里明白,此刻能依靠的,并非外物,而是自己内心的抉择。

正月二十一,夜晚。

这是李寡妇鬼魂约定之期。

夜幕降临,寒风依旧。张老实提着灯笼,敲着梆子,行走在熟悉的巡更路线上。他的心,随着每一次梆响,越跳越快。越是接近城西,他的脚步就越是迟缓,仿佛双脚绑上了千斤巨石。

终于,还是走到了那条令他望而生畏的巷口。

他停下脚步,远远望着那间小屋。与几日前一样,那扇窗户后面,再次透出了昏黄而熟悉的灯光!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靠近。他站在巷口的阴影里,大口呼吸着冰冷的空气,试图平复狂乱的心跳。恐惧如同实质的寒冰,冻结了他的血液。走吧,转身离开,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呐喊。刘婶说得对,何必为了一个已死之人,涉此奇险?

可是……另一个声音,微弱却坚定地响起:人无信不立。答应了的事,怎能反悔?更何况,那可能是一个沉冤得雪的唯一机会!

他想起李寡妇夜夜放在窗台上的馒头,那不仅仅是一份食物,更是一份在冰冷世道中难得的善意与尊重。她生前未曾害过任何人,死后,难道就会变成索命的恶鬼吗?

最终,那源于骨子里的忠厚、信义,以及对公理冥冥的期盼,战胜了噬骨的恐惧。他用力挺了挺那常年微驼的脊背,仿佛要将积压多年的卑微与怯懦一并甩脱。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迈开脚步,一步一步,朝着那点昏黄的灯火走去。

越是靠近,那灯光越是清晰。窗纸上,依旧映照着那个低头绣花的、熟悉而令人心悸的身影。

他走到窗台下,还未开口,屋内那飘渺幽冷的声音便已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张大哥……你来了。”

张老实喉咙发紧,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李……李娘子,我……我来了。”

窗台上,两个白面馒头依旧散发着温热的气息,在这寒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馒头还热着,你先拿着。”鬼魂的声音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丝“人气”,但那骨子里的阴寒依旧挥之不去。

张老实这次没有犹豫,伸手将那两个馒头拿起,揣入怀中。一股暖意透过冰冷的棉袄传入胸膛,奇异地安抚了他些许紧张。

“张大哥,”鬼魂的声音变得异常严肃,甚至带着一种临终托孤般的沉重,“我知道你怕。但我时间不多,魂魄之力难以久持,只能……只能将这天大的干系,托付于你了。”

话音刚落,只见屋内那绣花的身影轻轻放下手中的活计,缓缓站起身。她并未走向门口,而是飘忽般移至屋内一个阴暗的角落。那里堆放着一些早已被婆家人搜刮后丢弃的、破烂不堪的杂物——几块朽木板,一堆碎砖头,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垃圾。

鬼魂青白色的手,在其中一块看似与其他无异的、半嵌入地面的青砖上轻轻一拂。那动作轻灵得不带一丝烟火气。紧接着,令人惊异的一幕发生了——那块青砖竟如同虚影般,被她徒手“取”了出来,并未发出任何声响!砖后,露出一个黑黢黢的、不大的墙洞。

张老实看得目瞪口呆,心脏再次揪紧。这藏匿之处,何其隐秘!难怪婆家和之前可能搜查的人一无所获!

鬼魂从那墙洞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物件。那是一个用灰黑色的、洗得发白的旧粗布紧密包裹着的小包裹,包裹不大,但看她取出的动作,似乎颇有分量。

她捧着那布包,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又像是捧着能燃尽一切的烈焰,身影飘忽地来到窗前。她没有开门,那布包竟如同穿越虚无般,直接从紧闭的窗户“透”了出来,缓缓悬浮在张老实的面前。

“张大哥,接住它。”鬼魂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恳切。

张老实伸出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住了那个布包。入手果然沉甸甸的,硬邦邦的,里面似乎是……书本和纸张一类的东西?

“这是……”他忍不住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