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3章 香火绵延 道脉承传(全文完)

第13章 香火绵延 道脉承传(全文完)(1 / 2)

青云子降妖之事如春风般传遍河东大地。不过月余,运城地界已是无人不知青云道长之名。更神奇的是,这件事仿佛点燃了某种沉寂已久的信仰之火,让这片关公故里的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宗教热情。

常平里关帝祖庙的变化最为明显。往日虽香火不绝,但也多是本地乡民日常祭拜。而今却是车马络绎,香客如云。有从太原府远道而来的官绅,有从陕西渡河而来的商贾,甚至还有几位从京师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

庙祝老李忙得不可开交,却喜上眉梢:多少年没见过这般盛况了!昨日还有位河南来的香客,一口气捐了三百两银子重塑帝君金身!

更大的变化在庙会规模上。往年关帝诞辰,不过是本地乡民凑个热闹。今年却早早就有四方商贩前来占地搭棚,绸缎、瓷器、山货、吃食...琳琅满目,绵延数里。诞辰当日,人流如潮,锣鼓喧天,据说一日香灰就清出十余车。

祭祀规格也显着提升。以往多是三牲果品,而今却有了全猪全羊的之祭。主祭之人也不再是乡老,而是特地请来的致仕官员。祭文不再是简单祝祷,而是骈四俪六的宏篇巨制,将关帝功德与当今盛世相提并论。

更让人惊叹的是,许多人家中开始悬挂关帝圣像。不仅是常见的关公镇宅图,还有桃园结义夜读春秋单刀赴会等故事画。读书人奉其为文昌,商人奉其为财神,武人奉其为武圣,百姓奉其为护法...关公信仰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在这股风潮中,青云子却保持着出奇的冷静。他婉拒了所有修建宫观的提议,只在自家小院辟出一间静室,供奉关帝像,为求助者解疑释惑。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驱邪服务流程。

每日辰时,青云子开门接诊。求助者需先在关帝像前焚香祷告,陈述事由。然后青云子会以之法探查,区分是寻常疾病还是邪祟作怪。

若是普通病症,他便以道医之术诊治:或施以针灸,或赠以丹药,从不收取分文。若是轻微邪气干扰,则赠以符箓,教以净宅之法。唯有遇到真正妖祟作怪,才会亲自前往行法。

他的行法也自成体系:先以、等术探查邪物根底;再根据邪物特性选择不同法门——轻者诵经度化,重者设坛召将;事后必附安宅符净水咒等防护措施,并叮嘱事主多行善事,供奉关帝。

最难得的是,他将每次除妖经历都详细记录,编纂成《伏魔笔记》。其中不仅记载各种邪物的特性与应对之法,更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降妖先降心治邪如治水,在疏不在堵神力虽大,终需人引...

这套体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它既保持了道法的神圣性,又避免了滥用法术;既帮助了百姓,又防止了依赖心理。更重要的是,它将关帝信仰融入日常,让神道与人道相辅相成。

这日,青云子正在为一位被狐精纠缠的书生诊治,忽听门外喧哗。出门一看,竟是常平里关帝庙的庙祝老李带着几个乡老前来。

道长救命!老李一见青云子就跪下了,祖庙...祖庙出大事了!

细问之下,原来近日关帝庙显灵之事传开后,香火太盛,竟引来了邪祟窥伺。每至夜半,庙中就有异响,供品无故缺失,更有香客称见到黑影窜动。最可怕的是,前日庙中那柄百年青龙偃月刀仿制品,竟然无故断裂!

这是大凶之兆啊!老李泣不成声,若不能化解,恐怕会冲撞帝君神威!

青云子眉头紧锁。邪祟敢侵关帝庙,绝非寻常之事。他立即收拾法器,随众人前往常平里。

至庙中,但见香火依旧鼎盛,但在青云子天目中,却见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缠绕在梁柱之间。这黑气狡猾异常,避开了主殿神像的正气范围,只在偏殿、廊庑处活动。

青云子不急于做法,而是先在庙中巡视三圈,又向老李详细询问近日来的异常现象。最后,他停在断裂的青龙刀前,凝神观察断面。

这不是邪祟所致。青云子突然道,而是人心所引。

众人愕然。青云子指着断面解释:你看这断口整齐,隐现金气,分明是金属疲劳所致。为何疲劳?因为近日来摸这把刀许愿的人太多了!

原来,自从显灵之事传开后,许多香客相信摸这把刀能得神力加持。每日成百上千人抚摸,再好的钢铁也承受不住。

那供品缺失、夜半异响又是何故?老李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