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的力量一旦全力运转,其效率是惊人的。尤其是当调查目标明确指向一年前的南境之行时,许多被时间尘埃掩埋的细节,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暗卫首领亲自将一份厚厚的卷宗呈到了萧策的书案上。这一次,卷宗里记载的不再是苏浅浅回京后的种种行为,而是她一年前南下途中,那段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血腥而隐秘的经历。
萧策屏退左右,独自在烛光下翻开了卷宗。
开篇的记录与之前掌握的并无二致:苏家商队在南境遭遇“细作”清剿,损失惨重,苏浅浅重伤坠河,侥幸生还。但暗卫显然挖掘到了更深层、也更不为人知的内情。
卷宗里附上了几名当年参与那场“清剿行动”的低阶军官的口供(这些人或因伤病已退役,或因其他缘由离开了北府军)。他们的供词拼凑起来,描绘出了一幅与官方捷报截然不同的画面。
那根本不是什么精心策划的反细作行动,而是一场因为情报误判、为了坐实军功而进行的、近乎屠杀的清洗!萧策麾下的一名骄横将领,为了抢功,在未完全核实情报真伪的情况下,便将那支恰好路过、行为谨慎的苏家商队定性为“叛变细作”,悍然发动了袭击。而当这份带着“捷报”的军情传到当时正在另一处战线督战的萧策手中时,战事正处于关键时刻,为了稳定军心、彰显武力,他默许了这份战报,并未深究。
但,卷宗的后半部分,却记录了一件让萧策都感到震惊的事情。
萧策猛地按住自己的太阳穴,一段模糊而破碎的记忆如同冰锥般刺入脑海——阴森的桥洞,刺骨的冰水,破碎的冰面折射着惨淡的天光, 怀中冰冷的、失去意识的柔软身躯,以及一种强烈的、必须救活她的执念……这些片段他曾以为是战场上的噩梦,此刻却无比清晰地与卷宗上的记录重合起来!
他竟然救了她?!
在那座桥之下,是他亲手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而回京之后,他因伤势和连续的征战,对这段记忆变得极其模糊,加上苏浅浅当时重伤濒死、容颜狼狈,与如今这位光彩照人、气质迥异的安福县君判若两人,他竟从未将两人联系起来!
恨意源于他,生机亦源于他。
这何其荒谬!又何其……残酷!
萧策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动。烛火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映照出他复杂难言的神情。愤怒、愧疚、震惊、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种种情绪在他心中交织、碰撞。
他知道了她恨他的根源,也知道了那段连自己都几乎遗忘的、救赎的过往。
现在,该如何?
数日后,县君府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