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备马县君府(1 / 2)

次日,太极殿内,朝会正酣。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承景帝高踞龙椅,听着各部官员禀奏政务。靖王萧策站在武将班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仿佛昨日街头那令人难堪的一幕从未发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朝会接近尾声,气氛趋于缓和之际,一名素来与萧策政见不合、以言辞犀利着称的御史大夫,手持笏板,缓步出列。

“陛下,臣有本奏。”御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萧策,“近日,臣观京中风气,颇觉有趣,特向陛下禀明,聊博天颜一悦。”

承景帝似乎来了兴致,微微前倾身体:“哦?爱卿且说说,是何等趣事?”

那御史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可知,如今盛京街头,年轻学子、市井百姓之间,最流行何种服饰?乃是一种仿照军中常服所制的窄袖劲装,名曰——‘靖王殿下同款战袍’!”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官员都露出了微妙的神情,有些甚至忍不住以袖掩口,低咳掩饰笑意。显然,锦绣阁的“战袍”风潮,早已传遍朝野。

萧策的脊背瞬间绷紧,面沉如水,下颌线绷成一道冷硬的弧度,袖中的拳头悄然握紧。

那御史仿佛未见萧策难看的脸色,继续侃侃而谈:“此衣价格低廉,样式英武,更附有详述靖王殿下赫赫战功之传奇小册,引得万民争相购买,竞相效仿。臣以为,此乃靖王殿下深得民心之铁证!殿下威仪,不仅震慑朝堂沙场,更能引领市井风尚,实乃……与民同乐之典范啊!哈哈!”

他最后那句“与民同乐”,语气拖长,充满了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将一位权势煊赫的亲王与市井贩夫、无知学子置于同一层面,穿着相似的衣物,这哪里是赞誉,分明是极致的讽刺和羞辱!

“噗嗤——”殿中终于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紧接着,低低的哄笑声在庄严的大殿上隐隐回荡。就连龙椅上的承景帝,在微微错愕之后,也不禁抚须哈哈大笑起来,显然觉得此事颇为新奇有趣:“竟有此事?策儿,看来你在民间,声望着实不凡啊!哈哈,与民同乐,好一个与民同乐!”

皇帝的笑声,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萧策的脸上。他站在大殿中央,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混杂着好奇、戏谑、同情乃至幸灾乐祸的目光,只觉得一股炽烈的怒火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灼痛!他征战沙场,浴血搏杀换来的威严与荣耀,竟在这朝堂之上,成了众人眼中的一场笑话!

而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个叫苏浅浅的女人!

他这辈子,统领千军万马,面对强敌环伺,都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是夜,月黑风高。

靖王府的书房内,气压低得骇人。萧策屏退了所有下人,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勾勒出他紧绷如岩石的侧影。白日的羞辱感非但没有随时间消退,反而在他心中反复咀嚼,酝酿成了更加深沉可怕的怒意和一种必须弄清真相的执念。

他再也无法忍耐。

“备马!”他豁然起身,声音冷得像冰。

侍卫统领一愣:“王爷,这么晚了,您要去……”

“县君府。”萧策吐出三个字,不容置疑。

夜色中,靖王的马车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无视宵禁,径直驶向安福县君府邸。侍卫手持靖王令牌,轻易叩开了府门。萧策不等通报,带着一身凛冽的寒意,如同闯入自己领地般,直接大步流星地闯入了苏浅浅所在的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书房内静谧的景象。苏浅浅似乎并未就寝,正坐在书案后,手捧一卷书册,旁边放着一杯清茶,氤氲着淡淡的热气。对于萧策的突然闯入,她似乎毫无意外,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慢条斯理地将书卷放下,然后才抬眸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