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仁心和善举(2 / 2)

苏浅浅又看向苏舟:“六哥,你心思细,劳烦你带些人手,维持好秩序。流民初来,人心惶惶,要防止有人趁机滋事,也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苏家会尽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苏舟重重抱拳:“放心,交给我!”

“还有,”苏浅浅补充道,眼神锐利,“所有施粥、义诊,皆以‘苏家’名义进行,但务必告诫下人,不得张扬,不得收受流民任何财物,更不可借此欺凌弱小。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是!”众人心悦诚服。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苏家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没有人再去计较成本,没有人再去担忧后果,一种基于道义和本能的凝聚力,在家族内部油然而生。

消息很快传遍了苏府。苏老爷子听闻后,只沉默了片刻,便对身边的老仆道:“去,把我的那件旧狐裘找出来,捐给城外的百姓吧。”苏老夫人则立刻吩咐厨房,将今日各房份例的肉食减半,省下的银钱用以购买药材。

柳氏红着眼圈,亲自整理出许多苏浅浅和苏睦宁小时候的厚实衣物,打包好让人送出府去。她拉着苏浅浅的手,哽咽道:“娘知道这是大事,你做得好……只是苦了你了,这才刚好了些……”

苏浅浅反握住母亲的手,柔声道:“娘,我们能力所能及地帮一点,心里踏实。”

当夜,落雁城外,火光点点。

十口大锅下柴火熊熊,浓稠的米粥在锅中翻滚,散发着温暖诱人的香气。长长的队伍井然有序,面黄肌瘦的流民们捧着破碗,眼中终于燃起了一丝希望的光。

苏舟带着家丁在人群中穿梭,看到一个瑟瑟发抖的孩童,便解下自己的披风裹住他;看到一位老人咳嗽不止,立刻吩咐药铺伙计前来查看。

苏云也从衙门赶了过来,他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协调了一些官差在外围协助维持秩序,避免与其他势力发生冲突。

“恩人!谢谢恩人啊!”一位老妇在喝到热粥后,拉着苏舟的衣袖就要跪下,被苏舟急忙扶住。

“老人家,快别这样,天冷,趁热吃。”苏舟的声音难得的温和。

夜色中,苏家搭建的窝棚如同黑暗中的一座小小灯塔,粥棚里升腾的热气,驱散了深秋的寒意,也温暖了无数颗濒临绝望的心。

苏浅浅站在稍远的坡地上,遥望着那片灯火通明、人影攒动的区域,寒风吹起她的衣袂,她却感觉不到冷。知秋为她披上披风,轻声道:“小姐,风大了,回吧。”

苏浅浅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片光晕中。她看到苏舟扶起老人,看到苏云与官差低声交谈,看到管事们忙碌指挥,看到流民们脸上重新露出的生机。

她没有说话,心中却是一片澄明。她做这件事,并非为了博取名声,更非为了所谓的“任务奖励”,仅仅是因为,这是“对的事”。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守护生命,给予希望,这是一个人,一个家族,最根本的良知。

“告诉厨房,明日再多加五口锅。”她轻声吩咐,“另外,留意流民中是否有手艺人或者青壮,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以工代赈’,授人以渔。”

“是,小姐。”知秋应下,看着小姐在夜色中愈发显得单薄却挺拔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意。

苏家的善举,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其涟漪正在悄然扩散,他们遵循本心,在暗夜里,点燃了一盏名为“仁善”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