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失而复得(1 / 2)

苏浅浅的苏醒,如同在苏家这片沉寂已久的冰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压抑的情感。狂喜过后,一种更深的不安开始蔓延。

没有人愿意离开锦绣阁。

柳氏紧紧握着女儿的手,仿佛一松开她就会消失;苏屹安站在床边,目光须臾不离;兄弟们围在四周,眼神里交织着激动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慌。就连被请来的王大夫,在仔细诊脉后,虽然连连称奇,说着“脉象虽弱,但生机已复,真是奇迹”,也无法完全驱散众人心头的阴影。

他们怕。

怕这难得的苏醒只是昙花一现,是医书上所说的“回光返照”。怕这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会被一阵微风吹灭,再次坠入无边的黑暗。

最后还是被苏新紧急请来的欧青云,看着这一屋子患得患失、几乎要魔怔的苏家人,捋着胡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更多的是动容。

“行了行了!都围在这里像什么话!”欧青云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丫头是真醒了!不是回光返照!她这身子如今虚得像一张纸,需要的是静养,是干净的空气,是循序渐进的调理!你们这一大帮人围在这里,气息混杂,情绪激动,是想让她刚醒过来再累晕过去吗?”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苏浅浅苍白却带着清明的脸上,语气放缓了些:“脉象做不得假,根基虽损,但魂魄已归位,性命无忧了。接下来,就是水滴石穿的功夫,慢慢将养便是。都散了吧,留一两个细心的人伺候就行。”

欧神医的再三保证,像是一颗定心丸,终于让众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苏老爷子深吸一口气,作为一家之主,率先发话:“都听欧神医的!浅浅需要静养,我们别在这里添乱。都先回去,该做什么做什么,让浅浅好好休息。”

众人这才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缓缓退出了锦绣阁。

柳氏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她俯身在女儿额头印下一个颤抖的吻,泪眼婆娑地叮嘱知秋好生照看,这才被苏屹安半扶半抱着带了出去。

一回到自己的正院,屏退了左右,柳氏一直强撑着的坚强瞬间土崩瓦解。她扑进苏屹安的怀里,不再是之前那种绝望的哭泣,而是如同江河决堤般,将这一年来所有的恐惧、委屈、愧疚、以及此刻失而复得的巨大喜悦,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她哭得浑身颤抖,语无伦次,苏屹安只是紧紧抱着她,红着眼圈,一遍遍地拍着她的背,无声地给予安慰,他自己的肩膀也在微微耸动。这一场痛哭,仿佛洗去了积压一年的阴霾,也让这对夫妻的心,在共同的担忧与喜悦中,靠得更近。

然而,苏家众人的“离去”也只是暂时的。

第二日,天还蒙蒙亮,残星未退。

苏浅浅的锦绣阁外,便已影影绰绰站了好几个人。

苏新作为长子,自觉负有统筹之责,来得最早,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却见苏舟已经抱着手臂,沉默地靠在廊柱下,眼底带着些许青黑,显然也没睡好。

紧接着,苏云也揣着手炉匆匆而来,看到两位兄长,愣了一下,随即默默站到了一旁。

几乎是前后脚,苏杭提着一个小小的食盒(里面是他根据新方子熬的极清淡的药膳粥),苏景和苏寒兄弟二人则是一身简便劲装,像是刚晨练结束,额角还带着薄汗,也齐齐赶到。

六兄弟互相看了看,都没说话,但眼神里都明白——大家都怕昨晚只是一场梦,都想第一时间确认妹妹是否安好,仿佛在无声地比拼着谁来得更早,谁的牵挂更深。

这略显“幼稚”的举动,却透着最真挚的担忧。

没过多久,苏老夫人也被嬷嬷搀着来了,看到廊下这齐刷刷的六个孙子,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故意板起脸呵斥道:“一个个像门神似的杵在这里做什么?浅浅需要静养!都给我小声点!欧神医的话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