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安定(2 / 2)

“苏绣,以后绣娘们的活计分配、进度督促、丝线物料管理,就交给你了。”文氏放权得很干脆。

“是,二夫人。”苏绣沉稳应下,立刻开始了解每位绣娘的特长和速度。

文氏自己则专注于设计和高端定制。她将自己画好的几张新式秋冬衣裙图样悬挂起来,与绣娘们探讨配色和针法。那几名有潜力的学徒,则被安排先从最简单的缝边、熨烫做起。衣坊内,很快便弥漫开一种专注而雅致的创作氛围。第一位上门定制衣裳的富家小姐,对文氏拿出的图样赞不绝口,当即下了订单,让文氏和所有绣娘都信心倍增。

酒楼纳百客,宾至如归家。

变化最大、也最热闹的,当属三家“苏记酒楼”。柳氏和李氏几乎常驻在最大的那家总店,以此为核心,辐射管理另外两家。

李氏将帮厨和杂役编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从洗菜、切配到灶台卫生,都有专人负责。她严格把控着每一道药膳的配料和火候,确保品质如一。欧神医偶尔会被请来,与李氏一同研讨新药膳方子,后厨里时常飘出奇异的药香与肉香混合的诱人气息。

柳氏则成了前堂的“总教头”。她将跑堂和知客们集中培训,从迎客用语、引位技巧、推荐菜品到结账送客,制定了标准流程。她亲自示范如何应对挑剔的客人,如何巧妙化解小纠纷。在柳氏的调教下,酒楼的侍者们很快变得训练有素,笑容得体,服务周到,让宾客倍感舒适。三家酒楼日日客满,名声愈发响亮。

杂货聚细流,悄然积人脉。

苏老夫人的“百味杂货”则显得低调而从容。她让账房苏账和伙计苏小乙熟悉了铺子里的每一样货物,特别是自家产的干货、酱料。

“小乙,记住,客人来了,莫要过分殷勤,也别爱答不理。人家问什么,你答什么,不知道的,就来问我或者苏账。”苏老夫人慢悠悠地教导。

“苏账,每日关门后,清点账目,核对货物,有什么卖得好的,或者客人问起我们没有的,都记下来。”

苏老夫人时常坐在铺子一角的屏风后,一边做着针线,一边听着铺子里的动静,偶尔有相熟的老街坊进来,她便出来聊上几句,不经意间,便能听到许多市井传闻、各家动向。这间小小的杂货铺,如同一个信息节点,悄然运作起来。

暗流虽潜藏,明面已安定。

与此同时,“暗影苑”内,血刃的整训也初见成效。那十五名悍卒起初的桀骜不驯,在血刃绝对的实力碾压和冷酷无情的惩戒手段下,迅速被压制下去。他们开始学习简单的合击之术,进行着近乎残酷的体能训练。血刃不多言,只以行动和结果说话,暗影苑内每日都弥漫着汗水和肃杀之气。苏浅浅偶尔透过阿威的汇报了解情况,并未过多干涉,她需要的就是一柄足够锋利、足够听话的刀。

夜幕降临,苏府各处灯火渐次熄灭,白日的喧嚣归于平静。苏浅浅在自己的书房里,听着知秋汇报各处产业安定下来的情况,轻轻舒了口气。

“小姐,如今各房各位主子都忙着自己那一摊事,府里府外,总算是像个真正的大家样子了。”知秋感慨道。

苏浅浅点点头,走到窗边,望着廊下悬挂的、写着“苏”字的灯笼,轻声道:“是啊,架子是搭起来了,人也各就各位了。但这只是开始,要让这庞大的家业真正顺畅运转,产生足够的效益,应对未来的风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很清楚,眼前的安定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西北的兄长、官府的关注、潜在的商业对手、以及那庞大的债务,都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但至少,苏家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她事事操心的流民家庭,它有了自己的骨架和血肉,有了抵御风险的一定资本。

接下来,就是如何让这具身体更强壮,跑得更快了。她转身,目光落回书案上,那里,有着关于产业深度优化和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更多计划。安定,是为了更好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