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一品豆妃 > 第266章 漕运新策定乾坤

第266章 漕运新策定乾坤(1 / 1)

疤脸刘之事顺利解决,苏碗在京城的局面算是初步稳固。“豆妃阁”生意兴隆,名声在外,连带着信州本部的各项产业也受益匪浅。然而,苏碗深知,商业上的成功若没有坚实的政治根基,终究是空中楼阁。而她的根基,与萧景致,与漕运新政,息息相关。

这日,萧景致派人送来密信,邀她至京郊一处皇家别苑相见。此处别苑守卫森严,环境清幽,是商议机密要事的理想场所。

苏碗抵达时,萧景致正站在书房的巨幅漕运地图前沉思。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地的漕运节点、河道状况以及新近设立的咖啡茶摊位置。

“你来了。”他闻声回头,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但见到她时,眼底仍不自觉地泛起一丝柔和。

“王爷。”苏碗敛衽一礼,目光也落在地图上,“可是漕运新政遇到了阻碍?”

萧景致示意她近前,指着地图上几处关键河段:“新政推行至今,成效显着,漕运效率提升近两成,沿途百姓因咖啡茶摊、货物转运也多得便利。然而,利益触动,阻力便生。一些倚靠旧制牟利的漕运世家、地方豪强,联合朝中保守官员,近来频频上书,诋毁新政,言其‘劳民伤财’、‘与民争利’,甚至暗中煽动漕工闹事。”

苏碗看着地图,沉吟道:“诋毁之言,终究空泛。若能拿出更实在的功绩,堵住悠悠众口……”

“不错。”萧景致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父皇虽支持新政,但亦需面对朝堂压力。故而,本王欲推行‘漕运新策’第二步——‘漕粮改折’与‘商漕并行’。”

他详细解释道:“‘漕粮改折’,便是在部分非紧要河段,允许漕粮部分折银征收,由官府就近采买,减少不必要的长途运输损耗,亦可减轻沿途百姓运粮负担。而‘商漕并行’,则是允许部分信誉良好的商家,在官府监管下,利用漕运余力,搭载商货,既可增加漕运收入,亦可促进南北货殖流通。”

苏碗眼眸一亮:“此策大妙!既开源节流,又惠及民生商业。只是……触动利益更大,反对之声恐怕会更烈。”

“所以,需要更有力的实证。”萧景致目光灼灼地看向她,“苏碗,你的咖啡官引,便是这实证中最亮眼的一环。漕工因咖啡提神,效率提升;沿途因咖啡种植、茶摊经营,多了生计;朝廷因咖啡税收、漕运增效,国库得益。这便是新政利国利民最直接的体现!本王需要你将咖啡官引的成效,尤其是相关数据,整理成一份详实有力的陈情,附于新策方案之后,呈送御前。”

他这是要将她的商业成果,直接纳入国家政策的论证体系!苏碗心中震动,这不仅是对她能力的绝对信任,更是将她的事业与他的政治抱负紧密捆绑。

“苏碗定不负王爷所托!”她毫不犹豫地应下,心中涌起一股参与历史创造的豪情。

“此外,”萧景致走近一步,声音压低,“‘商漕并行’一旦推行,苏记便可名正言顺地利用漕运网络,将生意扩展至更远。你的商队计划,或可借此东风。”

他竟然还记得她当初关于商队的构想!苏碗抬头,对上他深邃含笑的眼眸,心中暖流淌过。他不仅在为她遮风挡雨,更在为她搭建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阶梯。

“我明白。”她轻声应道,彼此心意,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的日子,苏碗暂停了部分商业扩张计划,全力投入到数据整理和陈情撰写中。她调取了信州、淮扬乃至江北所有咖啡官引的详细记录——从漕工效率提升的具体百分比,到新增就业人口的数量,再到相关税收的增长额,每一项数据都力求精准、有据可查。她以清晰的逻辑、朴实的文笔,将咖啡带来的连锁效益娓娓道来,并将其与漕运新政的整体目标紧密结合。

当她将这份凝结了无数心血的陈情文书亲自交到萧景致手中时,他仔细翻阅,眼中赞赏之色愈浓:“条理分明,数据翔实,情理兼备。苏碗,你总能给本王惊喜。”

数日后,萧景致携“漕运新策”及苏碗的陈情文书,于朝会之上,力排众议,慷慨陈词。当那份记录着咖啡官引实实在在效益的文书被当众宣读时,许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也哑口无言。事实胜于雄辩。

最终,皇帝陛下权衡利弊,采纳了萧景致的新策方案。“漕运新策”第二步,正式推行。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安王萧景致的声望如日中天,而苏碗与“咖啡”之名,也第一次以如此正面的姿态,与一项重大的国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地位和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