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那声响动惊得一愣,低头看去,只见一本厚厚的大书,封面字迹虽不雅观,但气势十足——《大唐富民养殖宝典》。他疑惑地拿起来:“这是?”
“养殖大全!”秦哲翘起二郎腿,“养猪、养鸡、养羊、养鱼……里面全都有!怎么选种,怎么盖圈舍,喂什么长得快,病了怎么治,写得清清楚楚,看图就能懂!”
李世民闻言,神色一肃,立刻翻开书页。里面果然是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画的猪圈、鸡舍结构合理,饲料配比甚至精确到了“几成豆粕、几成麸皮”,防治瘟疫的法子更是闻所未闻,什么“隔离”、“消毒”、“疫苗接种”。
他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激动!他是马上皇帝,深知民间疾苦,更明白肉食对增强国民体质的重要性。若此书内容属实且可推广,简直是利国利民的瑰宝!
“秦兄……此书……此书当真?”李世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上面的法子,果真有效?”
“废话!”秦哲白了他一眼,“我龙首原养的那些猪啊鸡啊,你又不是没吃过?为啥长那么快?肉为啥那么香?靠的就是这里面的科学方法!我们已经实践验证过了,绝对靠谱!”
他凑近一点,压低声音:“老李,想想看,要是全大唐的农户,哪怕十户里有一户能按这书上的法子,每年多养出两头猪、十几只鸡,那是什么光景?民间肉食会增加多少?百姓体质会强健多少?遇到灾年,这也是一条活路啊!还能产生大量粪肥,反哺农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眼中的兴奋光芒掩藏不住:“秦兄,此书……价值连城!不,是无价之宝!朕立刻下旨,刊行天下!”
“刊行是必须的。”秦哲老神在在地说,“我已经让印刷坊开印了,先印一万本。用最便宜的纸,争取把成本压到几十文一本,让一般农户也买得起。各地官学、县衙,都得备上,找识字的胥吏给百姓宣讲。”
他话锋一转:“不过,光发书不行。得有示范。我建议,由朝廷出面,在关中、河东、河南这几个地方,先设立几个‘官营养殖场’,完全按照这书上的法子来搞。养出来的猪、鸡,专供朝廷和军队,或者平价卖给百姓。让老百姓亲眼看到好处,他们才敢跟着学。”
李世民连连点头:“秦兄所言极是!朕即刻让司农寺、户部去办!就在皇庄先划地方!”
“还有,”秦哲敲了敲桌子,“得培训人手。从各地选拔些脑子活、肯干事的年轻人,集中到龙首原或者朝廷的养殖场,由我们的人手把手教!把他们培养成技术骨干,再派回地方去指导乡民。这叫……对,‘技术员’!”
“好!就依秦兄!”李世民抚掌大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遍地猪羊、仓廪充实的景象,“有此宝典,何愁我大唐百姓不富足!秦兄,你又为大唐立下一桩不世之功!”
秦哲摆摆手,浑不在意:“功不功的无所谓。我就希望以后咱们大唐的娃娃们,能经常吃上肉,长得壮壮的。当兵的,能顿顿有油水,有力气打仗。”
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书给你了,具体怎么推行,是你这个皇帝的事儿。我回去睡觉了,这半个月可累死我了。”
看着秦哲溜达出去的背影,又看看御案上那本沉甸甸的《养殖宝典》,李世民心潮澎湃。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农书,这是夯实帝国根基的又一记重锤!一旦成功,大唐的国力,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传旨!”李世民的声音充满力量,“即刻宣房玄龄、杜如晦、戴胄,及司农寺卿觐见!朕有要事相商!”
一场关乎大唐未来肉食供应、乃至国力的畜牧业革命,随着这本《养殖宝典》送入御书房,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它的影响,将远比任何人想象的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