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李积躬身。
“即刻拟文, 八百里加急,直送长安,面呈陛下!”秦哲语速加快,指令清晰。
“是!”
“文书要点有三!”秦哲伸出三根手指,“第一, 奏请陛下, 火速遴选两名干练能臣,驰援朔州! 一人, 需精通农事、工坊、户籍管理, 总理朔方民生, 专司‘摊丁入亩’深化、新农具推广、工坊建设及流民安置善后事宜! 另一人, 需深谙商事、税法、刑名律令, 总理互市一切事务, 专司市场管理、税收征管、纠纷裁决、胡商接待及安全保卫! 此二人, 权责独立,直接对陛下与本王负责! 需 极富实干之才, 绝非只会清谈的腐儒! 告诉他们, 朔州,就是他们施展抱负的最大舞台!”
李积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这是要建立专业化的高效地方行政体系,彻底摆脱旧有官僚模式的桎梏,重重点头:“臣明白! 定将殿下求贤若渴之意,急切用人之情,详细陈明!”
“第二,”秦哲继续道,“着王玄策! 令他不必回朔州复命, 交割完与突利交易事宜后, 携部分精锐,直接返回长安! 本王予他专权, 仿照朔州华仙居模式, 但更要… 普惠于民! 于长安朱雀门外, 速开‘小吃街’! 允许百姓以极低成本每日十文租赁摊位,售卖廉价饱腹吃食! 所需初始食材工具成本,可由朝廷或龙首原商会 先行垫付,允许其赚到钱后再行归还,免息! 目的只有一个: 让长安底层百姓,有更多谋生之道! 让这座城市,更有烟火气,更有活力!”
魏征闻言,抚掌赞叹:“殿下此策大善! 既惠民,又安民,更能活跃市井! 若长安试行成功,可推广于天下诸州!”
“正是此意。”秦哲点头,“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严令! 所有土豆、红薯、玉米等 新式粮种, 以及其制成的粉条、淀粉等, 严禁以任何形式流出大唐国境! 尤其是… 不得流入突厥、吐蕃、高句丽、西域诸国! 命边军、百骑司、各地关卡严查! 凡有私贩、夹带、偷运者, 一经发现, 以资敌叛国罪论处, 立斩不赦! 抄没家产! 家人流放三千里! 此事, 关乎国本, 绝无姑息! 让陛下务必重视!”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酷决绝!
李积和魏征神色一凛,立刻意识到此事关乎大唐未来的粮食战略优势,重重点头:“臣等明白! 此条,必以最严厉措辞呈报!”
“好!”秦哲深吸一口气,“立刻去办! 让信使告诉陛下, 北疆大局已定,百业待兴, 急需专业人才落地深耕! 让他… 快点派人来!”
“是!”李积抱拳,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地奔向帅府,去起草那封至关重要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秦哲望着李积远去的背影,又环顾着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目光变得深邃。
“根基已筑,幼苗已种。”他低声自语,“接下来… 就是引来活水,勤加灌溉, 同时… 严防虫蛀与野火。 但愿长安… 这次能快一些。”
他转身,对魏征和机关张道:“走, 我们去看看新规划的工坊区。 民生要富,光靠种地和买卖还不够, 还得有… 能吸纳更多人做工的产业。”
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坚定地投射在这片他亲手缔造的新城之上。一场关于北疆长治久安的深度治理与布局,随着那封疾驰向南的加急文书,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