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香港港口,灯火通明。
集装箱货车依次排队,将500吨物资稳稳装上早已等候在此的货轮。
何大清亲自登船查验,看着每一个装满粮食的集装箱被固定好,才松了口气。
他站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夜色中的海面,心里默念:“百姓们,再等等,粮食马上就到了。”
货轮启航后,何大清第一时间发电报给军部和红墙,详细说明物资情况:“已筹备优质主粮、杂粮、脱水蔬菜及肉类共500吨,今日从香港启运,预计三日后抵达天津港,恳请协调人员、车辆接收,按计划统一调配,优先保障难民及重体力劳动者。”
电报发出后不久,他就收到了回复:“已通知天津港做好接收准备,军方将全程护航,确保物资安全上岸,后续调配工作已部署妥当,感谢何大清同志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货轮在海上航行三日,一路顺风顺水。何大清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逐渐清晰的天津港轮廓,心中满是欣慰。
三日前,港商的刁难还让他一筹莫展;三日后,500吨优质物资已跨越海峡,即将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农场的神奇力量,在此刻成为了缓解民生困境的关键。
抵达天津港时,港口早已做好了接收准备。
军方舰艇列队护航,码头旁停着数十辆军用卡车,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神情肃穆而期待。
货轮靠岸后,吊装设备立刻启动,将集装箱一个个卸下,转运到卡车上。
何大清亲自监督卸货,逐一核对物资数量和品质,确保万无一失。
“何将军,所有物资均已清点完毕,品质全部达标!”负责接收的军官向何大清敬礼汇报。
何大清点点头,语气郑重:“辛苦大家了,物资交给你们,我很放心。请务必尽快将粮食运往各地,让百姓们早日吃上饱饭。”
看着满载粮食的卡车车队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北京及周边地区开去,何大清的心里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知道,这500吨物资只是开始,只要需要,他的农场还能源源不断地产出粮食。
而这场跨越海峡的粮运,不仅解了内陆的燃眉之急,更向世人证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有像他这样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挺身而出,劈开一条希望之路。
处理完物资交接,何大清没有停留,立刻登上了返回北京的飞机。
他惦记着家里的亲人,更惦记着那些还在等待粮食的百姓,他要亲眼看着,这些从香港运来的“救命粮”,如何让饥饿的脸庞重新绽放笑容。
何大清早上到了北京下飞机后,就被车接走了,然后进了红墙内,不知道聊天的什么内容。
何大清第二天早上从红墙内出来的,满面笑容,手里拿着两幅字画。回到军区大院后,第一时间就是把字画挂在了房间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