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落在吕卫国沾满泥土的裤腿上。他在怀里摸索半天,终于掏出半截铅笔和一张皱巴巴的油纸——那是从日军补给箱里捡来的,边角还沾着点机油。
他把纸平铺在膝盖上,借着跳动的火光,飞快地写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妹夫,热河战事吃紧,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凶猛,我部弹药匮乏,伤亡惨重。此前你所赠枪支帮我们度过不少难关,但如今形势愈发严峻,不知能否再支援一批武器?哪怕只是步枪、子弹,若能有手榴弹,便是雪中送炭。盼复。”
写完后,吕卫国反复读了两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小心翼翼地将纸折成小块,塞进贴身的衣袋里。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小李——这是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却也是最机灵的,之前多次躲过日军搜查。
“小李,”吕卫国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沙哑却坚定,“你务必设法回北平,找到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何大清,把信亲手交给他。路上要避开日军检查站,实在绕不过就扮成难民,无论如何,信不能丢。”
小李用力点头,把信从吕卫国手里接过,仔细藏进鞋底——那里被他用刀划了个小口,刚好能容下信纸。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小李换上一身打补丁的百姓衣裳,背着半袋野菜,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朝着北平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的北平,夜幕刚降,华灯初上。何大清拖着疲惫的身体从丰泽园回来,一进门就瘫坐在太师椅上,连外套都没力气脱。吕清心端着一碗温水走过来,递到他手里,轻声问:“你说大哥在热河,会不会有危险啊?这几天总梦见他受伤。”
何大清一饮而尽,重重叹了口气:“打仗哪有不危险的?但他既然选了这条路,就有他的骨气。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帮他。”话音刚落,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何大清瞬间警觉,起身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门外站着个陌生年轻人,衣服凌乱,胳膊上还缠着带血的破布,眼神却透着急切。
“何大哥!”年轻人看到门缝里的身影,激动地压低声音,“我是吕卫国同志的队员,这是他让我给你带的信!”
何大清连忙开门,把人拉进屋里,关上门接过信。拆开一看,吕卫国的字迹潦草却有力,字里行间的急迫几乎要透纸而出。
他的脸色渐渐凝重,额角冒出细汗——弹药匮乏、伤亡惨重,热河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糟。
“你先别急,”何大清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转身从衣柜里找了身干净衣裳递过去,“先换身衣服,别着凉。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他匆匆跑进厨房,端出刚热好的馒头和咸菜,还有一碗小米粥。小李饿了一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何大清在一旁看着,脑子里却飞速运转:枪支弹药他有,但怎么送到热河?日军查得那么严,明着送肯定不行。
突然,他眼睛一亮——商城里好像有“隐蔽运输符”,能让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检查出来!何大清立刻打开系统商城,果然在道具栏里找到了这张符,毫不犹豫地用5万金币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