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曾协理宫务、以精明干练着称的柳昭仪,凭借其对规章制度的熟悉和出色的管理能力,高分通过考核,被直接任命为内务府广储司主事(正六品),负责宫中部分库藏物资的调度、核算与管理工作。
重返熟悉的宫苑,身份却已截然不同,她抚摸着崭新的女官制服,眼中感慨万千,旋即投入繁忙的公务交接中,其老练很快就稳住了广储司的局面。
父亲曾任职户部、自身精通《九章算术》、对钱粮数字极为敏感的李贵人,在考核中表现优异,被分配至户部清吏司任员外郎(从五品),协助掌管一省之地的钱粮账册稽核。
初入满是算盘声和男性同僚审视目光的户部衙署,她深吸一口气,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如山的账册中,以其特有的细致与精准,很快发现了几处积年旧账中的疏漏,令几位原本心存轻视的老吏刮目相看。
酷爱绘画、曾以花鸟画闻于世家的张嫔,顺利进入将作监,担任画案司丞(正七品),专门负责宫廷器物纹样、建筑彩绘的设计与审核。
她的艺术才华终于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设计的几套新式瓷器纹样,融合古雅与新风,颇受好评。
更多通过基础考核、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妃嫔,则被充实到宫中尚仪局、司记司等机构担任女史,或分发至京城各衙署,担任文书起草、档案管理、文书誊录等基础职务,成为了帝国行政机器中新生的齿轮。
这些身着特制女官服制、步履匆匆的身影,活跃于宫苑衙署之间,形成了一道流动的、充满生机与挑战的风景线。
她们的脸上,逐渐褪去了深宫幽居时的苍白与哀怨,被忙碌公务带来的疲惫与充实感取代,眼神里更多了几分掌握自身命运的笃定和初展抱负的锐气。
女帝贺归轩站在紫宸殿的高处,远远望着那些穿梭在宫道上的女官身影,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她已然为无数被禁锢的女性,推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
种子已经播下,只待破土而生,迎风成长。
女官体系的建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激起的不仅是希望的浪花,更有沉渣泛起的暗流。
尽管朝堂之上,在女帝与帝夫的铁腕威慑下,已无人敢公然质疑诏书,但数千年来“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根深蒂固,岂是一纸诏令便能轻易根除?
无形的抵触、非议与软性抵抗,在帝国的肌理深处悄然蔓延。
在那些门第森严的世家大族、以及部分思想僵化的士大夫圈子里,私下的非议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