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茶馆,田媛才想起来她压根连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正不知该怎么办,楼上下来一个人,正是那天站在老人家旁边伺候的中年男人。
田媛微笑着上前,“是老先生找我,还请您领路。”
“跟我来!”中年男人领着他们上了二楼的一间雅间。
田媛进屋忙问候:“爷爷,我是田家的闺女,单名一个媛字。听闻您找我?这几天连连阴雨,没法进城来,这才没同您再遇上。”
“噢?住城外?”徐老并没有让田媛入座,顺着她的话问了一句。
“是呢,不在城里住。”田媛留了个心眼,没把自家住大坝村说出来,怕人家觉得自己是农家女,瞧不上她做的东西。
“爷爷,听韩爷爷说您想买那天尝过的小吃?”田媛把话题往买卖上引。
“嗯,上次吃了还成。过些天我要回家去了,想带些回去。”老爷子说话慢条斯理。
“那您需要多少?”
老爷子品着茶,像在思量。
“我们大概想要半石左右,你这还有?”他身旁站着的中年人回了一句,上下打量着田媛,板起脸来问,“你这是用什么做的?人吃了可安全?”
“爷爷,这位大叔,我这是用莲藕做的,里面不添加任何其他东西。那天爷爷看到过,也尝了,我做出的藕粉是白色的,干净耐放。只是做起来颇为费事,很不容易出粉。”
田媛说的实话,光将藕切成碎沫这一道工序就能把人累吐血。完完全全的纯手工制作,过程中稍微大意一点就出不了这么白净的藕粉。
半石的藕粉可是六十斤呐!这是笔大买卖,田媛刚才来的路上就在算成本和出价了,只是没想到对方会要这么多。
“怎么做的?”中年人不放心的接着问。
“这?”田媛觉得做藕粉不难,就是费功夫。这会子要卖藕粉,她犹豫着说不说。
中年人还要问下去,老爷子摆了摆手。“老朽姓徐,上回我尝出了藕的清香,果然是藕做出来的。只没瞧见旁处有,我这随从怕有不妥,这才多加询问。”
“徐爷爷!”田媛想了想还是将怎么做出藕粉的过程简单说了一下,“您放心,这些莲藕都是我伯父家自己种出来的,藕粉经过多道工序做出来是洁白如云朵的颜色,而且经过太阳的烘晒可以存放一年。”
“能放这么久?”中年人显然不相信。
“这其实就跟稻米一样,只要妥善保管,放一年是可以的。只不过因做起来费事,我这现成的还没有半石这么多,您看您什么时候要?”其实家里上回做的只留了不到一斤,一斤跟六十斤比起来,可谓微乎其微,她换了一种说法。
“八日后我们离开齐都县城,你看能不能送来?”老爷子放下茶盏,刚听她那么一说就知道颇为花功夫。
“八日!”八天做六十斤藕粉出来,这可是一笔大工程,光是莲藕就要消耗一千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