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登基大典近在眼前,偏殿内烛火彻夜未熄。
我靠在软榻上,看着内侍们捧着明黄冕服、玉圭依次摆放,布料上的龙纹在烛火下泛着暗光,倒让我想起小七绣帕上的并蒂莲——同样是针脚细密,却一个藏着江山,一个裹着烟火。
“殿下,这是太子殿下命人送来的,说是让人去玄夜司寻的。”内侍轻声禀报,递来一杯温好的汤药。
我接过药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度,忽然想起小七每日清晨递来的薄荷茶。
刚喝完汤药,就见九弟披着披风进来,眼底带着红血丝:“七哥,司天监说卯时吉时最好,可我总怕……”
我打断他,指着案上的流程册:“已核对三遍,宗室、百官的站位都标清了,你只需按礼仪走便是。”
他攥着我的手,指腹蹭过我腕间的旧伤:“可你这身子……”
我笑着拍了拍他的手背:“能看着你登基,我便放心了。”
窗外天已微亮,风卷着殿外的桂香飘进来,我悄悄攥紧袖中染血的帕子——只盼明日顺利,这江山安稳了,小七和孩子才能安稳。
登基大典当日,天还未亮透,宫道上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我换上一身素色朝服,领口的白绫还带着晨间的凉意。
殿外传来钟鼓之声,绵长而肃穆,敲得人心头发沉——这是登基大典的序幕,也是九弟迈向新君之位的第一步。
内侍引着我往大庆殿侧廊走,沿途可见手持仪仗的卫兵整齐列队,甲胄在微光中泛着冷光。
百官已按品级站在殿外广场,素色官服连成一片,连往日里最喜喧哗的几位官员,此刻也垂首肃立,只有风卷着幡旗的“哗啦”声,在空旷的广场上反复回荡。
“七殿下。”礼部侍郎温庭玉快步迎上来,手里捧着一卷明黄册文,“吉时将至,太子殿下已在殿内候着,您看是否……”
我点点头,目光越过人群望向大庆殿正门,只见九弟穿着簇新的衮龙袍,正由内侍搀扶着整理冕旒。
他的身影比往日挺拔了许多,却仍不时朝我这边望来,眼底藏着难掩的紧张。
钟鼓之声骤然转急,司天监官员高声唱喏:“卯时已到,登基大典始!”
话音刚落,大庆殿的朱漆大门缓缓推开,殿内的烛火顺着门缝漫出来,映得殿外的白玉台阶泛着暖光。
九弟深吸一口气,迈步踏上台阶,脚步虽稳,我却看见他攥着玉圭的手,指节微微发白。
百官随他一同入殿,我则站在侧廊阴影里,静静看着殿内的仪式。
九弟先拜祭列祖列宗,再接过传国玉玺,每一个动作都按流程进行,可就在他转身准备接受百官朝拜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声轻响——有人踉跄着往前扑了两步,手里的朝笏“啪嗒”掉在地上,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刺耳。
“放肆!”殿前侍卫厉声呵斥,瞬间围了上去。
我心头一紧,扶着廊柱往前凑了凑,看清那人是工部尚书,他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却不是故意失礼的模样。
九弟也愣了一下,随即稳住神色,抬手道:“无妨,许是尚书大人连日操劳,失了力气。”
侍卫退下,内侍上前扶起工部尚书,悄悄引他到殿侧休息。
一场小风波就此平息,可我分明看见二皇叔站在人群中,眼底闪过一丝异样,却很快垂下眼睑,随着百官一同跪倒在地,高声道:“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从殿内涌出来,震得廊柱都似在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