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预警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中国最高决策层内部激起了惊涛骇浪。经过数周的紧急评估和激烈辩论,一个冷酷的共识逐渐形成:面对“伏羲”推演中那个概率日益增高的、悬于全人类头顶的共同威胁,任何单一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且继续内耗无异于集体自杀。 必须尝试打破猜疑的坚冰,与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尤其是掌握着核心太空能力的国家——进行最高级别的秘密接触,试探共同应对的可能性。
经过极其复杂和谨慎的秘密外交渠道沟通,一次人类航天史上绝无仅有的秘密峰会得以促成。与会方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欧洲空间局(代表其主要成员国)的最高领导人或其全权特使(为避免外界猜测,部分领导人以“休假”或“技术考察”名义隐匿行踪)。会议地点选在象征性的国际空间站“团结号”的一个经过特殊安全加固、确保绝对无电子监控的舱段内。与会者需乘坐未经标识的飞船抵达。
一、戒备森严的会场
舱内陈设简洁到近乎简陋,只有一张环形桌和数把固定座椅。没有国旗,没有铭牌。每个代表身后只允许跟随一名绝对可靠的助手或AI同声传译器(物理隔离模式)。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往日的竞争对手、甚至可称为敌手的人们,此刻共处一室,目光交汇中充满了审视、警惕,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共同的焦虑。
二、打破坚冰:惊人的坦诚
作为会议的发起方和“归零”预警的主要持有者,中国特使首先发言。他没有进行外交辞令的寒暄,而是以惊人的坦诚,直接抛出了核心议题,并分享了“伏羲”AI部分非核心的推演结论(隐去了“神嗣号”异常等具体情报来源)。
“诸位,”他的声音通过翻译器在舱内回响,平静却带着千钧重量,“我们聚集于此,并非因为彼此信任,而是因为我们共同依赖的生存基础——这颗星球以及我们在太空中的存在——可能正面临一个超越我们所有过往认知、超越我们现有任何争端层次的潜在风险。我们掌握的有限但高度可信的情报显示,太阳系并非一个寂静的孤岛。某种……力量,正在活动,并且其活动迹象在近期显着增强。”
他展示了处理过的深空信号频谱图、无法解释的引力扰动数据模型,以及那个触目惊心的68.7% 的高概率数字(隐去来源细节)。舱内一片死寂,美俄欧代表的表情瞬间凝固。
三、从怀疑到共识
最初的震惊过后,是激烈的质疑和交锋。
美方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首先发难,语气尖锐:“这是一个惊人的指控。我们如何确信这些数据不是精心策划的骗局,旨在获取战略优势或迫使我们做出让步?”
俄方代表 则更关注实际:“即使风险存在,我们如何确保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猜疑链不会让任何合作计划胎死腹中?共享多少情报?技术标准如何统一?指挥权归谁?”
欧方代表 担忧道:“此事一旦公开,将引发全球性恐慌,社会秩序可能崩溃。保密与公众知情权如何平衡?”
会议一度陷入僵局。这时,一直沉默的美方代表突然开口,语气出乎意料地转变:“我们……有自己的独立信息渠道。”(暗示其“普罗米修斯”计划可能也捕捉到了类似异常)。“虽然细节和解读存在差异,但‘存在未知高阶活动’这一核心判断……方向一致。” 这一表态,成为了会议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