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简单的两个字,宣告了远征的开始。
燧烨率先转身,迈出了青铜巨门。阿弃与白狰紧随其后,十名遗族战士沉默而迅捷地跟上,如同融入林间的阴影。
他们的目标,是穿越连绵险峻的蜀道,进入汉中,再北上,进入那已被战火与“影”之阴霾笼罩的凉州地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言非虚。离开了圣地周边被遗族常年清理的相对安全区域,真正的艰难险阻才开始显现。脚下是仅容一人的鸟道,一侧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深不见底;另一侧是湿滑陡峭的岩壁,藤萝密布,毒虫隐现。头顶时而巨石悬空,仿佛随时可能坠落。
时而需要攀援古老的栈道,那由木头搭建的通道历经风雨,许多地方已然腐朽松动,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下方便是奔腾咆哮的江水,如同择人而噬的恶龙。
对于燧烨而言,这等险阻尚在可控范围,他长生万载,足迹遍布神州,更险恶的环境亦曾经历。阿弃虽有“心火”强化体魄,初次经历,也不免心惊胆战,全神贯注,但在燧烨偶尔的提点和自身坚韧的意志下,倒也一步步坚持下来。白狰更是如履平地,它的利爪能轻易扣入岩石,身形轻盈,时常在前方探路,以其敏锐的感知避开潜在的塌方或毒瘴区域。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十名遗族战士。他们仿佛天生便是这崇山峻岭的主人,在险峻的山路上奔走跳跃,如猿猴般灵巧,彼此间配合默契,利用随身携带的绳索、钩爪等工具,为燧烨和阿弃解决了许多麻烦。他们沉默寡言,眼神却时刻保持着最高警戒,对山林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了然于心。
途中,他们遭遇了几波被“影”之气息轻微侵蚀而变得狂暴的野兽袭击,但在遗族战士精准的弓箭与悍勇的近身搏杀下,都有惊无险地化解。燧烨并未轻易出手,他需要这支小队尽快磨合,适应真正的战斗。
夜晚,队伍在一处背风的岩洞中休息。篝火跳跃,映照着众人疲惫却坚定的面庞。阿弃靠在岩壁上,揉着酸痛的小腿,看着洞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和远处起伏的山峦剪影,忍不住低声道:“先生,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出蜀?”
燧烨拨弄着篝火,火星噼啪作响。“蜀道漫漫,心志更需坚韧。借此路途,正好磨砺你的身心,感受这山川之险,亦是对‘疏导’之意的另一种体会——有时,非是强行改变,而是寻隙而行,顺势而为。”
阿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负责守夜的一名遗族战士发出一声短促的鸟鸣示警。众人瞬间警觉,燧烨眼神一凝,望向洞外漆黑的丛林。白狰也悄然立起,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只见不远处的林间,隐约有数点幽绿色的光芒闪烁,伴随着细微的、令人不安的窸窣声,正缓缓向岩洞方向靠近。一股比之前遭遇的野兽更为阴冷、粘稠的气息,如同无形的触手,悄然蔓延过来。
燧烨缓缓站起身,指尖一缕锐金之气无声萦绕。
看来,这西行之路上的“磨砺”,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