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国暗面 第十四章:东渡启航,暗流激荡
推迟的东渡祭典,在压抑了整整十日后,终究还是到来了。
没有预想中的盛大喧嚣,一切都在一种近乎肃杀的沉寂中推进。天未亮时,沉重的脚步声与车轮碾过路面的辘辘声,便打破了渭水河畔的宁静。被选中的童男童女,身着统一赶制、略显宽大的素色衣袍,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麻木与茫然,在手持长戟的兵士监视下,沉默地列队,登上那些停泊在岸边、如同巨兽般庞大的楼船。
百工与方士们紧随其后。工匠们背负着各自的工具,面色凝重;方士们则大多强作镇定,或手持罗盘,或怀抱法器,试图维持那点可怜的超然姿态,但眼底深处难以掩饰的,是对未知海洋的恐惧,以及对那渺茫长生的最后一丝希冀。
徐福站在最为高大的一艘楼船船头,身着秦王特赐的星纹法袍,手持玉柄麈尾,迎着初升的朝阳,倒也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与森严的军阵,最后投向咸阳宫的方向,深深一揖。那里,秦王政并未亲临,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位帝王的目光,正穿透宫墙,凝视着这里。
乌庚(燧烨)站在远离河岸的一处土坡上,远远眺望着这启航的一幕。阿弃安静地站在他身侧,少年眉头紧锁,看着那些与他年纪相仿,却被命运推向不可知远方的童男童女,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怀中那枚刻有“固”纹的青玉片。
没有冗长的仪式,没有激昂的祝祷。在一声沉闷的号角声中,巨大的船帆缓缓升起,饱含着初秋微凉的信风。岸上的兵士解开了粗重的缆绳。
楼船开始移动,起初缓慢,继而顺着渭水的水流,逐渐加速,向着东方,向着那传说中烟波浩渺的仙山,也是向着深不可测的命运,驶去。
岸上留守的官员、军士,以及少数未被选中的方士,皆屏息凝神,目送着船队远去,直到那一面面巨大的船帆化作天边模糊的白点,最终消失在氤氲的水汽之中。
人群开始低声议论,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散去。
乌庚却依旧站在原地,目光深沉。在他的灵觉感知中,随着船队的离去,咸阳城上空那本就凝滞的气运之网,似乎又添上了一重难以言喻的沉重。这并非因为失去了徐福等人,而是因为这次东渡本身,就像一场豪赌,将帝国的一部分未来与希望,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传说之上,这本身就动摇了某种根基。
更让他心绪不宁的是,在船队彻底消失在感知范围的刹那,他隐约捕捉到,一股极其隐晦、却与他那夜感知到的地脉异常抽取之力同源的阴冷气息,如同附骨之疽,悄然缠绕上了那支远航的船队。
“影”的触手,果然并未局限于咸阳。它们的目标,或许远比想象中更为广阔。
“先生,他们……真的能找到仙山吗?”阿弃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打断了他的思绪。
乌庚收回目光,看向少年,摇了摇头:“仙山缥缈,长生难求。此去,或许能开阔眼界,或许能发现新的土地,但更多的,恐怕是葬身鱼腹,或迷失于茫茫大海。”
他的话语残酷而真实。阿弃闻言,眼神黯淡了一下,低声道:“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人……他们知道吗?”
“身不由己,命如浮萍。”乌庚轻轻一叹,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所以,阿弃,你要记住,唯有自身掌握力量,明辨方向,才能在这世事洪流中,守住本心,甚至……守护你想守护的人。”